晚孕期母血浆凝血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孕妇,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陈益明,黄建霞,施晓春,何 佩,沈涌海(杭州市妇产科医院 1.产前筛查实验室;2.产科;3.检验科,浙江 杭州 31000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s)是指怀孕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的综合征,包括妊娠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和慢性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合并症,在妊娠中的发生率近10%。发病时,已造成了肾、胎盘等由功能性发展为器质性损害[1-3]。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严重威胁母体及围生儿健康,是继栓塞之后孕产妇死亡的第2大原因[2]。目前研究表明,凝血系统异常是PE的重要疾病特征之一[4-5],多个研究显示PE患者血浆D-D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增高[6-9]。本研究检测并比较GH、PE等HDPs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PT、TT、APTT、FIB、D-D水平,探讨晚孕期血浆凝血酶功能、FIB、D-D水平与HDPs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以孕妇姓名和住院号相匹配原则,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HIS和LIS系统中导出Excel数据,收集了2014年 11月—2019年4月期间在产科就诊的孕妇29 096例,经剔除重复检测结果后,选取入列的数据共计2 355例,其中正常孕妇(顺产活产无其它并发症)1 814例,GH 286例,PE 143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