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治疗期,对预防关节粘连、挛缩等并发症,增强关节的稳固性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康复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许多大中小医院都开展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操作已逐渐完善提高,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实施了1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住院日缩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术后的康复训练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0例,男65例,女95例,年龄35~88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股骨颈骨折75例。平均住院时间12 d。
, 百拇医药
2术后康复护理
2.1手术当天主要是疼痛护理、搬运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疼痛的不断刺激,容易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其治疗、饮食、睡眠和心理状态等,甚至因疼痛而减少或拒绝锻炼。因此,对疼痛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如使用镇痛剂或术前选择性使用自控镇痛泵,或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使用分散注意力等心理疏导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出手术室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手术当天尽量减少过多活动,患者取平卧位,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引起的疼痛。术侧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15°~30°),两大腿间放置一个“梯型”枕,必要时穿丁字鞋或皮肤牵引,要做到髋关节防止过度屈曲和伸直、内收、内旋[1],鼓励做深呼吸给于叩背,防止肺部感染。术侧感觉恢复后即对患者进行由足背开始向心性按摩,足趾、足踝关节主动被动伸屈练习。
2.2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臀中肌等长收缩练习,和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每个动作保持在5~10秒,然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以此循环。目的是保持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 http://www.100md.com
2.3术后第2天如有切口引流管则拔除后,拍摄X光片,判断假体位置无异常。在等长收缩基础上开始等张收缩,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小范围屈膝屈髋活动。引体向上3~4次/h[2],所有床上活动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状态下进行,训练时间由短到长、运动量由小到大。
2.4术后3~5 d病情平稳后进行卧位到半坐位功能锻炼,主要锻炼卧位到半坐位,开始时床头摇升30°~45°,进行练习。练习时要注意血压、脉率等变化。刚开始时坐位时间不能过长,每天4~6次,每次10~20 min。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要特别注意。同时可以进行CPM(持续被动活动)。
2.5术后6~8 d延长半卧位时间准备离床。下床方法: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大于45°(不能大于90°),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双拐或扶助行器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并指导正确使用助行器。离床活动第一天,上下午各床旁拄双拐或扶助行器站立5~10 min。第二天借步行器在病房内行走,行走距离逐步延长,时间也逐渐延长,但每次不超过30 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一次,行走时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患肢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跌倒等意外。
, http://www.100md.com
2.6出院准备出院前要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的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同时要学会独立上下床,离床后能够在室内独立行走,可以考虑出院。
2.7出院指导出院时要做好健康宣教,如何进行后续的康复锻炼以及如何防止关节脱位的有关事项,特别是睡姿、坐姿、正确的上下床、如何由站(坐)至坐(站)、更衣及如厕等训练。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的椅子。不可盘腿,不翘二郎腿,不坐小矮凳或跪下及蹲下。注意肥胖者适当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重。6个月内避免患肢过度内收、内旋,避免剧烈的远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不仅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还能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床日,更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童培建,肖鲁伟.人工全髖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收稿日期】2011-03-03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黄卫平)
【关键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康复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许多大中小医院都开展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操作已逐渐完善提高,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实施了1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平均住院日缩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术后的康复训练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60例,男65例,女95例,年龄35~88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股骨颈骨折75例。平均住院时间12 d。
, 百拇医药
2术后康复护理
2.1手术当天主要是疼痛护理、搬运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疼痛的不断刺激,容易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其治疗、饮食、睡眠和心理状态等,甚至因疼痛而减少或拒绝锻炼。因此,对疼痛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如使用镇痛剂或术前选择性使用自控镇痛泵,或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使用分散注意力等心理疏导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出手术室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手术当天尽量减少过多活动,患者取平卧位,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引起的疼痛。术侧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15°~30°),两大腿间放置一个“梯型”枕,必要时穿丁字鞋或皮肤牵引,要做到髋关节防止过度屈曲和伸直、内收、内旋[1],鼓励做深呼吸给于叩背,防止肺部感染。术侧感觉恢复后即对患者进行由足背开始向心性按摩,足趾、足踝关节主动被动伸屈练习。
2.2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臀中肌等长收缩练习,和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每个动作保持在5~10秒,然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以此循环。目的是保持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 http://www.100md.com
2.3术后第2天如有切口引流管则拔除后,拍摄X光片,判断假体位置无异常。在等长收缩基础上开始等张收缩,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小范围屈膝屈髋活动。引体向上3~4次/h[2],所有床上活动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状态下进行,训练时间由短到长、运动量由小到大。
2.4术后3~5 d病情平稳后进行卧位到半坐位功能锻炼,主要锻炼卧位到半坐位,开始时床头摇升30°~45°,进行练习。练习时要注意血压、脉率等变化。刚开始时坐位时间不能过长,每天4~6次,每次10~20 min。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要特别注意。同时可以进行CPM(持续被动活动)。
2.5术后6~8 d延长半卧位时间准备离床。下床方法: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大于45°(不能大于90°),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双拐或扶助行器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并指导正确使用助行器。离床活动第一天,上下午各床旁拄双拐或扶助行器站立5~10 min。第二天借步行器在病房内行走,行走距离逐步延长,时间也逐渐延长,但每次不超过30 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一次,行走时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患肢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跌倒等意外。
, http://www.100md.com
2.6出院准备出院前要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的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同时要学会独立上下床,离床后能够在室内独立行走,可以考虑出院。
2.7出院指导出院时要做好健康宣教,如何进行后续的康复锻炼以及如何防止关节脱位的有关事项,特别是睡姿、坐姿、正确的上下床、如何由站(坐)至坐(站)、更衣及如厕等训练。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的椅子。不可盘腿,不翘二郎腿,不坐小矮凳或跪下及蹲下。注意肥胖者适当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重。6个月内避免患肢过度内收、内旋,避免剧烈的远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不仅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还能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床日,更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童培建,肖鲁伟.人工全髖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收稿日期】2011-03-03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黄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