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
编号:13766748
1例新生儿烧伤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7
     【关键词】新生儿;烧伤;护理

    新生儿烧伤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09年1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了一名新生儿Ⅱ度烧伤的患儿,烧伤面积达到15%,经过16 d的治疗和护理,完全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出院时皮肤颜色正常,无瘢痕及色素沉着,出院后半年随访,小儿生长发育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出生2 h,因生后沐浴时被热水致左背下1/3、双臀、会阴及双下肢烫伤2 h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哭吵不安,体温正常,烧伤部位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水泡,渗出液多,部分表皮脱落,基底潮红,以新九分法初次测定为20%,两天后用同样方法复测定为15%,其中12%为浅Ⅱ度,3%为深Ⅱ度。该患儿系孕40周足月分娩儿,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为9分。

    2护理体会
, http://www.100md.com
    2.1一般护理与成人及年长儿相比较,新生儿体内水分含量比例大,占体重的80%,对失水的耐受性差,其烧伤创面渗出液多,易导致休克;新生儿各系统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低下,屏障功能差,易引起感染,发生败血症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在护理上难度较大,应高度重视。

    2.2护理要点

    2.2.1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1)合理补液:休克期的治疗主要是正确地补液,新生儿出生后虽然有吸吮动作,但进食能力差,母乳也缺乏,主要靠静脉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1]。胶体与晶体溶液的比例为1∶2,补液总量24 h内按每公斤体重每日1%烧伤面积补液3 ml计算,另外再加上每日所需水分,每公斤体重100 ml计算。输液速度要先快后慢。输液顺序为晶体液、胶体液和葡萄糖液依次交叉滴入。要及早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长时期的通畅,从而保证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2)根据输液指标调节输液量:要及时更换尿布,换算后准确记录,保持每小时8~12 ml尿左右为合适,过多时须减慢输液速度,过少表示输液不足。心率应控制在160 次/min以下。如患儿安静不吵,反应灵敏,一般状况好,表示休克纠正,病情稳定。
, 百拇医药
    2.2.2烧伤创面的护理(1)尽早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将患儿裸体置入消毒后的恒温箱内,并且患肢制动,防止创面再损伤。恒温箱温度恒定为32 ℃,相对湿度恒定为25%。(2)采取湿润暴露疗法,严格无菌技术。患儿烧伤部位在左背下1/3、双臀、会阴及下肢,适用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的止痛、杀菌和保护膜作用比较适合新生儿[2]。在护理上加强隔离措施,实行保护性双重隔离-单人房间隔离再加恒温箱隔离,做到“五消毒一禁止”,即单人房间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操作前,工作人员的手须使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恒温箱每日以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婴儿使用的包被、尿布、衣服许高压灭菌消毒;大小便后,患儿会阴及肛门予0.025%稀碘伏液擦洗消毒;禁止非特护工作人员进出病房。

    2.2.3创面分泌物的观察及护理皮肤破损后,犹豫体内应激机制的作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受损创面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创伤开始,创面潮红,渗出液多,痛觉过敏,表皮脱落,随后渗出液减少,脱落表皮被清除,创面被湿润烧伤膏覆盖,表面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膜,再后来创面逐渐干燥,分期痊愈。如果创面分泌物出现异常颜色和异常气味时,应引起注意,须及早采集标本进行细菌检查,找出病原菌,及早更改治疗方案,完善护理措施,阻断疾病的进展。本例新生儿烧伤创面在伤后第三天出现少许淡黄色分泌物,立即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杆菌生长,因此在治疗上马上更换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护理上进一步加强臀部大小便后处理,使感染迅速愈合。从受伤到创面完全愈合,病程明显缩短,仅为16 d。

    参考文献

    [1]李连玉,岳小青.23例婴幼儿烧伤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97.

    [2]潘万均,韦元强.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Ⅱ度烧伤临床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09,6(25):58-59.

    【收稿日期】2011-04-22

    (本文编辑:郎威), http://www.100md.com(范厚琼)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