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呼吸机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对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早日脱机,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3月~12月期间20例各种原因引起呼吸机依赖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0例为试验组,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另一组10例作为对照组,不采取心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总结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和护理后,其脱机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呼吸机依赖状况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呼吸机依赖;应用效果
呼吸机依赖是临床上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机依赖的判定标准为:应用呼吸机>72 h,脱机后情绪激动,动脉血气异常,血压增高>2.7 kPa,心率增快>20次/min,呼吸速率增快,可伴胸闷、大汗等。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失败率很高,是呼吸监护的临床难题之一。笔者所在科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呼吸机依赖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在脱机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2010年3~12月呼吸机依赖症状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9~75岁,平均45.5岁。20例患者均无精神病史,神志清楚,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1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1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取一般的临床护理措施,不采取心理干预。试验组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心理评估护士针对患者现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包括患者的原发病恢复状况,肺部状况,呼吸肌锻炼情况,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顾虑,心理需要等,计划性进行心理干预。
1.2.2心理干预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模式,为患者树立信心。因患者长期活动受限,机械通气时,不能进行交流,不能经口进食,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孤独感,对机械通气产生依赖,丧失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护士应该应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让患者学会与护士正常交流,另外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抑制其烦躁心理的出现。适当延长探视时间,让家属参与沟通和鼓励,消除其孤独心理。护士上班时给患者主动打招呼,工作态度要和蔼可亲,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减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让患者能主动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护士还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气指标以及呼吸机使用参数,告知其可以进行脱机的必要性。对于因习惯呼吸机辅助呼吸而不愿撤机的患者,要详细向患者说明带呼吸机的利弊,告知其用进废退的原理,可应用白天试脱机,晚上睡觉时带机的方法,使其循序渐进的脱机,也可以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鼓励患者在脱机后主动进行呼吸肌的锻炼,掌握用鼻吸气、缩唇呼气进行深呼吸的方法,另外脱机时护士应该保证出现在患者的视线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此外还要鼓励患者多增加营养,增加床上主动活动的时间,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消化功能会受到相应影响,影响食欲,造成患者营养缺乏,呼吸肌相对无力,影响脱机。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对于呼吸机依赖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制定个体化地脱机计划,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并随时掌握治疗效果、药物反应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协助其重新进入社会,并适应角色的转换,唤起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感,减少患者压力,对疾病的恢复起到正性积极的作用。
3讨论
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肌无力或者慢阻肺等患者经过长期多次病情反复而机械通气,会对脱机存在着恐惧感,得知要脱机即表现为紧张焦虑感,另外患者应用呼吸机可以减轻呼吸肌做功,患者自己感觉比较轻松,一旦脱机就觉得劳累、疲倦而厌倦脱机,而且经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后,其呼吸困难状况得到了改善,病情明显好转。此时患者便认为呼吸机是其生命安全的保障,担心脱机或者拔管后可能会危及生命,呼吸机依赖倾向十分明显,故在停机观察或者准备拔管期间即表现为焦虑不安、呼吸、心率加快等脱机困难假象。这种反复发生的状况一直让患者无法正常脱机,因此也无法正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唤起其对脱机的信心,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争取早日脱机,使患者尽快恢复并回归社会,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创造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应有的努力。
【收稿日期】2011-04-13
(本文编辑:郎威), http://www.100md.com(张艳芳 张合风 郭晓峰)
【关键词】心理干预;呼吸机依赖;应用效果
呼吸机依赖是临床上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呼吸机依赖的判定标准为:应用呼吸机>72 h,脱机后情绪激动,动脉血气异常,血压增高>2.7 kPa,心率增快>20次/min,呼吸速率增快,可伴胸闷、大汗等。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失败率很高,是呼吸监护的临床难题之一。笔者所在科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针对呼吸机依赖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在脱机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2010年3~12月呼吸机依赖症状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9~75岁,平均45.5岁。20例患者均无精神病史,神志清楚,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1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1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取一般的临床护理措施,不采取心理干预。试验组具体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心理评估护士针对患者现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包括患者的原发病恢复状况,肺部状况,呼吸肌锻炼情况,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顾虑,心理需要等,计划性进行心理干预。
1.2.2心理干预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模式,为患者树立信心。因患者长期活动受限,机械通气时,不能进行交流,不能经口进食,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孤独感,对机械通气产生依赖,丧失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护士应该应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让患者学会与护士正常交流,另外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抑制其烦躁心理的出现。适当延长探视时间,让家属参与沟通和鼓励,消除其孤独心理。护士上班时给患者主动打招呼,工作态度要和蔼可亲,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减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让患者能主动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护士还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气指标以及呼吸机使用参数,告知其可以进行脱机的必要性。对于因习惯呼吸机辅助呼吸而不愿撤机的患者,要详细向患者说明带呼吸机的利弊,告知其用进废退的原理,可应用白天试脱机,晚上睡觉时带机的方法,使其循序渐进的脱机,也可以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鼓励患者在脱机后主动进行呼吸肌的锻炼,掌握用鼻吸气、缩唇呼气进行深呼吸的方法,另外脱机时护士应该保证出现在患者的视线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此外还要鼓励患者多增加营养,增加床上主动活动的时间,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消化功能会受到相应影响,影响食欲,造成患者营养缺乏,呼吸肌相对无力,影响脱机。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对于呼吸机依赖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制定个体化地脱机计划,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并随时掌握治疗效果、药物反应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情况。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协助其重新进入社会,并适应角色的转换,唤起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感,减少患者压力,对疾病的恢复起到正性积极的作用。
3讨论
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肌无力或者慢阻肺等患者经过长期多次病情反复而机械通气,会对脱机存在着恐惧感,得知要脱机即表现为紧张焦虑感,另外患者应用呼吸机可以减轻呼吸肌做功,患者自己感觉比较轻松,一旦脱机就觉得劳累、疲倦而厌倦脱机,而且经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后,其呼吸困难状况得到了改善,病情明显好转。此时患者便认为呼吸机是其生命安全的保障,担心脱机或者拔管后可能会危及生命,呼吸机依赖倾向十分明显,故在停机观察或者准备拔管期间即表现为焦虑不安、呼吸、心率加快等脱机困难假象。这种反复发生的状况一直让患者无法正常脱机,因此也无法正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唤起其对脱机的信心,并指导家属积极配合,争取早日脱机,使患者尽快恢复并回归社会,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创造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应有的努力。
【收稿日期】2011-04-13
(本文编辑:郎威), http://www.100md.com(张艳芳 张合风 郭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