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常见误区原因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临床输血;误区;分析;对策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临床用血需求与血液供应的矛盾虽有所缓解。虽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也已颁布多年,但基层医院在临床输血方面仍存在着诸多误区,所造成的血液浪费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常见误区
1.1肆意放宽输血适应证,盲目进行血液输注目前,肆意放宽输血适应证是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时最常见的误区。不少临床医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临床输血的适应证,漠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用血需求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和适时地申请,加之基层医院缺少必需的设备,缺乏对血液保护的措施,使得部分本可不用的血液被输注,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有的医生不能客观评价患者机体自身代偿功能,忽视出血原因的查找和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却盲目要求进行血液输注,甚至还持有“出多少,补多少”的错误观点,完全忽略了进行血液输注可能给患者机体带来的潜在危害。
, 百拇医药
1.2不了解血液成分的作用和适应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临床医生不能充分了解血液成份的作用和适应证是临床输血时的又一主要误区。不少医生总认为全血是最好的输注品,不知晓成份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输注从而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部分医生不了解成份血的适用症和输注方法,却过分依赖血液及血制品的输注,从而造成血液的浪费。在临床上常见临床医生将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作扩容剂,甚至出现用输注FFP替代白蛋白来促进伤口愈合的错误做法。
1.3缺乏对血液的尊重,造成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目前临床输血时普遍存在过量输注的情况,有的医生不仅对血液的输注疗效缺乏评估的意识,甚至为了避免被输血科退单而对输血申请单的内容进行刻意修改。有的临床医生在输注血液成份时不注意用血剂量的控制,不能正确掌握输注的时机、用量及方法,造成血液输注后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指出,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在符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进行快速输注,且应一次足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时应达到10~15 ml/kg才能有效。但临床上对此却不能很好掌握,总认为“输总比不输好、多输总比少输好”,完全忽视了输注的效果。究其原因,其实是临床医生缺乏对血液的尊重和对血液资源的保护意识。
, 百拇医药
2对策
2.1加强理论学习和输血新技术的开展笔者认为,要想使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的不规范行为在短期内能得以改观,加强医务人员输血及输血技术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临床医务人员都应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其附件的内容,熟悉各种血液成份的适用范围和输血指南,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时定期举办合理用血的知识讲座,努力开展自身输血等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认真做好血液的保护措施,从而节约血液。
2.2从源头上把关、从政策上支持笔者认为,要做好临床输血的管理工作,首先应从政策上支持,医院有必要以文件的形式赋予输血科足够的权力应对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工作,便于输血科对临床用血进行源头上的把关,杜绝“人情血”、“营养血”等不必要的血液输注行为发生。其次应以规章的形式制定临床用血各科室和医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到年初有目标,年终有考核,并有明确的和能予以兑现的奖惩措施。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制定和推行临床输血申请的分级管理和审核制度,切实督促临床合理用血,避免造成血液浪费。
, http://www.100md.com
2.3扩大宣传、全院参与,营造合理用血的良好氛围笔者认为,加大积极献血、合理用血工作的宣传力度也是促进血液使用合理化的一项措施。医院特别是输血科应定时定期举行合理用血的社会活动,通过黑板报、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血液及其制品的作用、适应证和最佳使用方法。鼓励和倡导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去,让参与者在了解血液来源不易的同时,增加其对血液的珍惜和对血液资源的保护意识。
总之,临床输血与供血的矛盾短时间内仍然会存在,但临床用血的合理化会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而逐步提高和完善。医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努力做到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给予最需要的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祎莉,王秀菊,刘怡伶.输血科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63-165.
[2]刘俐伟.浅析血液从输血科到患者的输注安全及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82-183.
【收稿日期】2011-08-05, 百拇医药(王惠敏 叶勇)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临床用血需求与血液供应的矛盾虽有所缓解。虽然《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也已颁布多年,但基层医院在临床输血方面仍存在着诸多误区,所造成的血液浪费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常见误区
1.1肆意放宽输血适应证,盲目进行血液输注目前,肆意放宽输血适应证是基层医院临床输血时最常见的误区。不少临床医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临床输血的适应证,漠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用血需求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和适时地申请,加之基层医院缺少必需的设备,缺乏对血液保护的措施,使得部分本可不用的血液被输注,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有的医生不能客观评价患者机体自身代偿功能,忽视出血原因的查找和原发疾病的积极治疗,却盲目要求进行血液输注,甚至还持有“出多少,补多少”的错误观点,完全忽略了进行血液输注可能给患者机体带来的潜在危害。
, 百拇医药
1.2不了解血液成分的作用和适应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临床医生不能充分了解血液成份的作用和适应证是临床输血时的又一主要误区。不少医生总认为全血是最好的输注品,不知晓成份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输注从而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部分医生不了解成份血的适用症和输注方法,却过分依赖血液及血制品的输注,从而造成血液的浪费。在临床上常见临床医生将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作扩容剂,甚至出现用输注FFP替代白蛋白来促进伤口愈合的错误做法。
1.3缺乏对血液的尊重,造成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目前临床输血时普遍存在过量输注的情况,有的医生不仅对血液的输注疗效缺乏评估的意识,甚至为了避免被输血科退单而对输血申请单的内容进行刻意修改。有的临床医生在输注血液成份时不注意用血剂量的控制,不能正确掌握输注的时机、用量及方法,造成血液输注后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指出,进行血小板输注时,应在符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进行快速输注,且应一次足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时应达到10~15 ml/kg才能有效。但临床上对此却不能很好掌握,总认为“输总比不输好、多输总比少输好”,完全忽视了输注的效果。究其原因,其实是临床医生缺乏对血液的尊重和对血液资源的保护意识。
, 百拇医药
2对策
2.1加强理论学习和输血新技术的开展笔者认为,要想使基层医院临床输血的不规范行为在短期内能得以改观,加强医务人员输血及输血技术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临床医务人员都应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其附件的内容,熟悉各种血液成份的适用范围和输血指南,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时定期举办合理用血的知识讲座,努力开展自身输血等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认真做好血液的保护措施,从而节约血液。
2.2从源头上把关、从政策上支持笔者认为,要做好临床输血的管理工作,首先应从政策上支持,医院有必要以文件的形式赋予输血科足够的权力应对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工作,便于输血科对临床用血进行源头上的把关,杜绝“人情血”、“营养血”等不必要的血液输注行为发生。其次应以规章的形式制定临床用血各科室和医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到年初有目标,年终有考核,并有明确的和能予以兑现的奖惩措施。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制定和推行临床输血申请的分级管理和审核制度,切实督促临床合理用血,避免造成血液浪费。
, http://www.100md.com
2.3扩大宣传、全院参与,营造合理用血的良好氛围笔者认为,加大积极献血、合理用血工作的宣传力度也是促进血液使用合理化的一项措施。医院特别是输血科应定时定期举行合理用血的社会活动,通过黑板报、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血液及其制品的作用、适应证和最佳使用方法。鼓励和倡导所有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去,让参与者在了解血液来源不易的同时,增加其对血液的珍惜和对血液资源的保护意识。
总之,临床输血与供血的矛盾短时间内仍然会存在,但临床用血的合理化会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而逐步提高和完善。医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努力做到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给予最需要的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祎莉,王秀菊,刘怡伶.输血科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63-165.
[2]刘俐伟.浅析血液从输血科到患者的输注安全及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82-183.
【收稿日期】2011-08-05, 百拇医药(王惠敏 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