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临床疗法的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3。由表3可见,治疗后,观察组42例中,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42例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使肾小球基膜增厚及肾小球内高灌注,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造成微小循环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导致肾组织损伤,是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和死亡原因[2,3]。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文献中,既属消渴病,又归属于肾病范畴内的水肿,尿浊,胀满,关格等疾中,属祖国医学消渴、水肿范畴。其病理机制为消渴失治,阴精耗损,阴损及阳。久虚夹瘀。本虚指五脏气血阴阳的虚损,标实即痰饮水湿、瘀血、气滞等[4]。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