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心理护理
外科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以及腹外临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所致。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要求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给予以正确诊治。有报道90%急腹症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分析、总结2010年5月以来53例外科急腹症患者出现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效果。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5月~2011年9月本科住院的外科急腹症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9~63岁,平均(35.2±6.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21例,胆石症9例,泌尿系接石13例,嵌顿性斜疝4例,胃穿孔2例,肠梗阻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1例,外伤性肠破裂1例。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报道,将患者心理问题分类如下:(1)焦虑、恐惧:38例,占71.70%;②角色转换:13例,占24.53%;③精神抑郁:2例,占3.77%。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素质、病情等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完善的心理护理体系,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对患者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体现人文关怀;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发现患者角色减退或缺如时,耐心向患者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及预后情况。患者离开科室时让其以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结果评估[1]。
1.3护理对策
1.3.1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急腹症患者常常突然发病,缺乏思想准备,疼痛难忍,认为病情严重,希望尽快得到诊治,加之对医院环境、检查设备和各种操作感到陌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患者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为急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不愿接受治疗。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桥梁[2]。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种检查和操作做好解释工作,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措施减轻疼痛,使患者看到希望,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急腹症多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认为不痛病就好了,医生不给用止痛药就是不积极治疗,导致烦躁、不信任,对此类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耐心解释不能随便使用止痛药的道理,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如需急诊手术,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风险。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客观解释,使其了解病情和对医护的解释是有根据的、可靠的,以配合医护完成相关的诊疗措施,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百拇医药
1.3.2角色转换护理急腹症发表急,患者由社会角色健康人马上转换为患者时,会出现角色缺失、角色冲突、角色强化等一系列角色适应不良的问题[3]。表现为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护患交流中的强烈自我意识与消极的期待,从而影响疾病康复。对此类患者应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信任格局中:首先,要充分维护患者的自尊心,病情介绍和入院宣教时尽量不要用医学术语,要用患者能听懂的语句来描述,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手段及预后,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其次,要尊重患者人格,包括在操作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能使患者避免窘境,得到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要做到“四轻”:操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让患者会觉得自己在医院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消除对医护人员的一些隔阂和恐惧。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要多给予患者安慰性和鼓励性言语。
1.3.3精神抑郁护理此类患者主要为家庭低收入人群,急诊时除了要面临适应环境、角色转换的压力,还要面临经济的压力。患者由于放弃最佳治疗手段,表现自责、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同情患者,给因经济困难担心医疗费用的患者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将护病、护身、护心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避免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护理人员要用语言护理艺术生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进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诉说,用耐心和真诚的态度感化患者,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一直和他共同在面对疾病[4]。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满意者46例,占86.79%;一般者6例,占11.32%;不满意1例,占1.89%。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无投诉和医疗纠纷发生。
3体会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改变,医院的管理已经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激励,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安全地渡过心理矛盾冲突期,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蔡兰辉,梁惠萍,李育三.心理护理在急症科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2):74-75.
[2]李改荣.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2008,10(185):125.
[3]孙 溦,屈纪富,王钰姝.车祸应激致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5):307-308.
[4]廖建梅,任辉,魏静蓉.创伤手术患者458例心理健康状态调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3):188-189., 百拇医药(李忠连)
外科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以及腹外临近器官和全身性疾病所致。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要求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给予以正确诊治。有报道90%急腹症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分析、总结2010年5月以来53例外科急腹症患者出现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效果。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5月~2011年9月本科住院的外科急腹症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9~63岁,平均(35.2±6.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21例,胆石症9例,泌尿系接石13例,嵌顿性斜疝4例,胃穿孔2例,肠梗阻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1例,外伤性肠破裂1例。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报道,将患者心理问题分类如下:(1)焦虑、恐惧:38例,占71.70%;②角色转换:13例,占24.53%;③精神抑郁:2例,占3.77%。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素质、病情等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完善的心理护理体系,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对患者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体现人文关怀;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发现患者角色减退或缺如时,耐心向患者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及预后情况。患者离开科室时让其以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结果评估[1]。
1.3护理对策
1.3.1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急腹症患者常常突然发病,缺乏思想准备,疼痛难忍,认为病情严重,希望尽快得到诊治,加之对医院环境、检查设备和各种操作感到陌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患者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为急躁不安、大汗淋漓,甚至不愿接受治疗。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桥梁[2]。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种检查和操作做好解释工作,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措施减轻疼痛,使患者看到希望,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急腹症多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认为不痛病就好了,医生不给用止痛药就是不积极治疗,导致烦躁、不信任,对此类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耐心解释不能随便使用止痛药的道理,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如需急诊手术,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风险。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客观解释,使其了解病情和对医护的解释是有根据的、可靠的,以配合医护完成相关的诊疗措施,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百拇医药
1.3.2角色转换护理急腹症发表急,患者由社会角色健康人马上转换为患者时,会出现角色缺失、角色冲突、角色强化等一系列角色适应不良的问题[3]。表现为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护患交流中的强烈自我意识与消极的期待,从而影响疾病康复。对此类患者应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信任格局中:首先,要充分维护患者的自尊心,病情介绍和入院宣教时尽量不要用医学术语,要用患者能听懂的语句来描述,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手段及预后,这样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其次,要尊重患者人格,包括在操作时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样能使患者避免窘境,得到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要做到“四轻”:操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让患者会觉得自己在医院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消除对医护人员的一些隔阂和恐惧。同时要求医护人员要多给予患者安慰性和鼓励性言语。
1.3.3精神抑郁护理此类患者主要为家庭低收入人群,急诊时除了要面临适应环境、角色转换的压力,还要面临经济的压力。患者由于放弃最佳治疗手段,表现自责、情绪低落。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同情患者,给因经济困难担心医疗费用的患者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将护病、护身、护心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避免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护理人员要用语言护理艺术生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进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诉说,用耐心和真诚的态度感化患者,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一直和他共同在面对疾病[4]。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满意者46例,占86.79%;一般者6例,占11.32%;不满意1例,占1.89%。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无投诉和医疗纠纷发生。
3体会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改变,医院的管理已经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激励,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安全地渡过心理矛盾冲突期,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蔡兰辉,梁惠萍,李育三.心理护理在急症科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2):74-75.
[2]李改荣.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2008,10(185):125.
[3]孙 溦,屈纪富,王钰姝.车祸应激致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5):307-308.
[4]廖建梅,任辉,魏静蓉.创伤手术患者458例心理健康状态调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3):188-189., 百拇医药(李忠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