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3
编号:13747009
不同透析方式尿毒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清除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3
     【摘要】 目的:评价以不同方式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清胱抑素C清除效果。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周透析3次,A组每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1次,B组每两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每两月检查透前、透后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浓度,观察6个月。结果:A组前、中、后二月透前血清胱抑素C浓度分别为(6.79±1.45)、(5.73±1.88)、(4.48±1.48)mg/L,β2-微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2.54±2.20)、(20.06±6.20)、(18.11±6.10)mg/L。B组前、中、后二月透前血清胱抑素C浓度分别为(6.79±1.71)、(5.89±1.38)、(5.06±1.35)mg/L,β2-微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1.03±4.17)、(20.00±3.69)、(18.24±4.67)mg/L。两组前、中、后二月透前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月透前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浓度与前二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下降率(cystatin C reduction ratio,CyRR)、β2-微球蛋白下降率(β2-microglobulin reduction ratio,β2-MRR)均40%~50%,清除效果相当。结论:每周1次HDF与每2周1次HDF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相似,血清胱抑素C下降率可作为理想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指标。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中图分类号 R6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3-0001-03

    研究表明,尿毒症毒素是导致肾衰竭患者症状和多系统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欧洲尿毒症毒素工作组列举了90种尿毒症毒素[1],可分为三类:(1)低分子水溶性毒素,如尿素、肌酐、尿酸、胍类等,易被透析清除。(2)中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胱抑素C等,仅被腹膜透析或高通量透析清除。(3)蛋白结合毒素,如酚类、马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终末氧化蛋白产物等,目前大多数透析手段难于清除。胱抑素C为近年来确定的一种中分子毒素,本文对不同透析方式下胱抑素C的清除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40~90岁,中位年龄72岁。平均透析龄60个月,病情稳定,无使用激素、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周3次透析,A组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HDF 1/w),B组每两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HDF 1/2w)。

    1.2 方法

    1.2.1 透析方法 两组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4008S、4008H透析机,每组18例患者分别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法。血液透析采用日本N IPRO PES-150聚醚砜膜透析器,每次透析4 h,血流速25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血液透析滤过采用ON-L INE产生置换液。使用F80聚砜膜透析器,后置换,置换液量25 L,血流速25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

    1.2.2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浓度测定 采用免疫比浊法在HITACHI 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每两月检查透前、透后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浓度,观察6个月。
, http://www.100md.com
    1.2.3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下降率 某物质X下降率=(透前X浓度-透后X浓度)/透前X浓度×100%。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透后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均下降,表明A、B两种方式均能清除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透析的后二月比透析前、中二月透前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中、后二月透析前后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每周1次HDF与每2周1次HDF效果相似。β2-微球蛋白下降率是目前衡量中分子毒素清除效能的指标之一。但本研究发现透析后胱抑素C下降率比β2-微球蛋白下降率略明显,透后下降约40%~50%。详见表1和表2。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目前,尿毒症患病率迅速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为其要治疗方法。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逐渐增加,这与普通透析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佳密切相关。

    胱抑素C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分子量13 kD,属于中分子毒素。由有核细胞以核定速率产生,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被完全分解代谢[2-5],胱抑素C浓度也受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影响[6]。当肾衰竭时,血中浓度早期即开始升高,故可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新指标之一。血透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升高。

    β2-微球蛋白作为尿毒症中分子毒素代表,分子量为11.8 kD,存在于多种有核细胞表面,尤其以淋巴细胞表面为多。发生炎症时,其浓度升高。其下降率为透析中分子毒素清除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β2-微球蛋白浓度不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成速率不稳定、非肾途径清除等。故β2-微球蛋白下降率作为衡量中分子毒素清除效能的指标还有一定的不足[7]。

    Krishnamurthy等[8]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20例患者行规律低通量透析,透前胱抑素C浓度为(5.97±2.10)mg/L,透后胱抑素C浓度为(8.25±1.85)mg/L。透后胱抑素C浓度与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胱抑素C下降率为38%。国内刘华等[9]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使用F6聚砜膜透析器,透析后尿素和肌酐水平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76.71±6.77)%、(70.92±6.89)%,而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下降率分别为(-22.98±12.8)%,(-25.1±12.4)%。这与低通量透析器膜孔径小,不能有效清除血液中分子毒素及透后血液浓缩有关。表明低通量透析,无法有效清除胱抑素C。, http://www.100md.com(梁国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