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胸片与64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X线; CT; 早期周围型肺癌
中图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050—01
早期周围型肺癌一般指直径≤2 cm,周围被正常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包绕,无胸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十分重要,确诊多依靠体格检查、病史等,但X线片与CT扫描可准确了解肺癌大小、部位及血流情况等,对提高诊断有很大帮助。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部分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共收治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55.0±10.5)岁。鳞癌8例,腺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混合癌2例。其中12例因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就诊发现,13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经健康体检发现。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 采用日本岛津800MAX光机,佳能数字化探测器,取常规正侧位,使用固定滤线器,焦距180 cm。正位10~20 mAs,80~85 kV;侧位30~40 mAs,90~95 kV。
1.2.2 CT检查 使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机。自肺尖至膈面连续扫描,层厚5 mm,常规对肺内病灶作0.625 mm层厚的薄层重建。
1.2.3 阅片 由同一影像学医师独立阅片,分别记录肺内病灶的分叶征、锯齿征、空泡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2 结果
2.1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见早期局限性小斑片阴影,增大后变成类圆形或圆形,边缘呈分叶状,密度增高,有毛刺或印迹,肺门淋巴结肿大;癌性壁厚、空洞、偏心,有不规则内壁并有液平面,凹凸不平;胸腔积液、肋骨破坏。X线胸片有偏心空洞,内壁凸凹不平。
, 百拇医药
2.2 CT检查
CT检查多表现为球形、椭圆形和结节状肿块。直径多在2~6 cm,最小者0.9 cm×0.8 cm,最大10 cm×12 cm。CT见病变边缘分叶征21例(84.0%),长短毛刺征19例(76.0%),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16例(64.0%),空洞征11例(44.0%),胸膜凹陷征15例(60.0%),锯齿征8例(32.0%)。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由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浸润周围肺组织并导致反应性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1]。癌块被周围正常肺组织或肺胸膜包绕,早期无胸膜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手术切除率高,5年生存率高,所以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X线检查对一般癌性病变可准确定位,但分辨率较差,难以发现心、肺尖、肋膈角等部位的病灶,X线检查重要的补充方法是体层摄影,可对肺内部结构和肿块阴影边缘进行仔细观察,如肿瘤内每部分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或结节内部有纤维化,可产生不规则形[2]。肿块边缘多有脐样切迹或分叶,阴影也可有平滑的边缘;肿块边缘可光整、有毛刺或模糊。对细小毛刺,X线胸片常不能显示,肿块多有相对均匀的密度,鳞癌患者常见由瘤体坏死引流形成的偏心、厚壁空洞,肺泡癌和腺癌病灶内可见小泡征,即透光区或小低密度,肿瘤内钙化较少见;邻近胸膜受侵,局部胸膜增厚、凹陷,即胸膜尾征、“兔耳征”、胸膜凹陷征等。
, 百拇医药
早期周围型肺癌基本CT征象主要为分叶征、长短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锯齿征等。本研究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病变边缘分叶征、细短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均超过60%。有研究显示结核结节或瘤、炎性假瘤等良性肺内结节病变,上述征象出现率明显低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大价值。分叶征在CT上表现为肿块边缘深浅不一的切迹或凹陷,提示肿瘤边缘各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细短毛刺征由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所致;多个细短毛刺相连即形成锯齿征;血管集束征是指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3];空泡征是因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和肿瘤内小灶性坏死排出后形成;胸膜凹陷征表现为数条索条状密度增高影与临近胸膜相连形成[4]。早期周围型肺癌往往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在鉴别诊断上应与肺结核、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错构瘤相鉴别。
总体来说,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准确性更高,但对一般患者使用X线胸片并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切不可盲目地以CT检查代替X线胸片而加重患者负担,必要时可将两种检查手段结合,更好地发挥诊断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鄂林宁,马大庆.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6):332—333.
[2]李晨阳.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57.
[3]盂文忠,于娜.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44—46.
[4]韩顺良,韩福刚.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与CT检查结果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6):992—993.
(收稿日期:2012—05—31)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刘洋)
中图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050—01
早期周围型肺癌一般指直径≤2 cm,周围被正常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包绕,无胸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十分重要,确诊多依靠体格检查、病史等,但X线片与CT扫描可准确了解肺癌大小、部位及血流情况等,对提高诊断有很大帮助。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部分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共收治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55.0±10.5)岁。鳞癌8例,腺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混合癌2例。其中12例因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就诊发现,13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经健康体检发现。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 采用日本岛津800MAX光机,佳能数字化探测器,取常规正侧位,使用固定滤线器,焦距180 cm。正位10~20 mAs,80~85 kV;侧位30~40 mAs,90~95 kV。
1.2.2 CT检查 使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机。自肺尖至膈面连续扫描,层厚5 mm,常规对肺内病灶作0.625 mm层厚的薄层重建。
1.2.3 阅片 由同一影像学医师独立阅片,分别记录肺内病灶的分叶征、锯齿征、空泡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2 结果
2.1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见早期局限性小斑片阴影,增大后变成类圆形或圆形,边缘呈分叶状,密度增高,有毛刺或印迹,肺门淋巴结肿大;癌性壁厚、空洞、偏心,有不规则内壁并有液平面,凹凸不平;胸腔积液、肋骨破坏。X线胸片有偏心空洞,内壁凸凹不平。
, 百拇医药
2.2 CT检查
CT检查多表现为球形、椭圆形和结节状肿块。直径多在2~6 cm,最小者0.9 cm×0.8 cm,最大10 cm×12 cm。CT见病变边缘分叶征21例(84.0%),长短毛刺征19例(76.0%),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16例(64.0%),空洞征11例(44.0%),胸膜凹陷征15例(60.0%),锯齿征8例(32.0%)。
3 讨论
周围型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由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浸润周围肺组织并导致反应性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1]。癌块被周围正常肺组织或肺胸膜包绕,早期无胸膜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端转移,手术切除率高,5年生存率高,所以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X线检查对一般癌性病变可准确定位,但分辨率较差,难以发现心、肺尖、肋膈角等部位的病灶,X线检查重要的补充方法是体层摄影,可对肺内部结构和肿块阴影边缘进行仔细观察,如肿瘤内每部分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或结节内部有纤维化,可产生不规则形[2]。肿块边缘多有脐样切迹或分叶,阴影也可有平滑的边缘;肿块边缘可光整、有毛刺或模糊。对细小毛刺,X线胸片常不能显示,肿块多有相对均匀的密度,鳞癌患者常见由瘤体坏死引流形成的偏心、厚壁空洞,肺泡癌和腺癌病灶内可见小泡征,即透光区或小低密度,肿瘤内钙化较少见;邻近胸膜受侵,局部胸膜增厚、凹陷,即胸膜尾征、“兔耳征”、胸膜凹陷征等。
, 百拇医药
早期周围型肺癌基本CT征象主要为分叶征、长短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锯齿征等。本研究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病变边缘分叶征、细短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均超过60%。有研究显示结核结节或瘤、炎性假瘤等良性肺内结节病变,上述征象出现率明显低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大价值。分叶征在CT上表现为肿块边缘深浅不一的切迹或凹陷,提示肿瘤边缘各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细短毛刺征由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所致;多个细短毛刺相连即形成锯齿征;血管集束征是指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3];空泡征是因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和肿瘤内小灶性坏死排出后形成;胸膜凹陷征表现为数条索条状密度增高影与临近胸膜相连形成[4]。早期周围型肺癌往往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在鉴别诊断上应与肺结核、球形肺炎、机化性肺炎、错构瘤相鉴别。
总体来说,CT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准确性更高,但对一般患者使用X线胸片并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切不可盲目地以CT检查代替X线胸片而加重患者负担,必要时可将两种检查手段结合,更好地发挥诊断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鄂林宁,马大庆.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6):332—333.
[2]李晨阳.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57.
[3]盂文忠,于娜.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1):44—46.
[4]韩顺良,韩福刚.周围型肺癌的X线片与CT检查结果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6):992—993.
(收稿日期:2012—05—31)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