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影像系统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应用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影像; 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3-0043-02
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术前充分了解动脉瘤的影像表现、评估手术方法及难度是神经外科医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在医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神经影像采集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使得影像工作人员已经可以实时动态采集患者三维影像、三维影像技术(3D-DSA),可动态显示动脉瘤的空间形态、生长方向、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等,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1-4]。笔者所在医院从2011年4月引用术前常规采用3D-DSA影像系统帮助医生选择介入手术的具体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8月15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56例,男76例,女80例,年龄33~75岁,平均(50±18)岁。单发动脉瘤112例,合并2个动脉瘤33例,合并3个动脉瘤11例,动脉瘤数211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64个,后交通动脉瘤62个,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12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1个,椎基底动脉动脉瘤19个,小脑下后动脉瘤3个。
1.2 方法
1.2.1 全脑血管造影 各患者采用飞利浦AlluraXper FD-20 血管造影机,Integris 3D-RA工作站进行体格检查。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将造影导管分别超选择插至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内行双侧血管DSA检查。然后对目标载瘤血管直接行3D-RA检查,采集的数据传输至Integris 3D-RA工作站,进行最后结果处理。
, 百拇医药
1.2.2 3D旋转采集的技术操作 首先在Xper模块上选择正确的3D程序;采取标准头颅正位;C形臂位于头部方向,床边定位时应该除去周围影响机架运动的一切障碍物,使得机架可在头位的propeller运动。把探测器升到最高位置。在标准正位时移动床面把需要检测的部位置于图像的中心位置。持续按Recall1,机器就会自动检查至结束的位置,等到检查完毕时松开按键。按住Recall2,机架会自动移动到开始位置,机架完全固定好后,松开按键。完成参数设置后,检测C形臂保证其定位完好,然后曝光,显示结果。旋转同时经导管向血管内注射对比剂。
1.2.3 动脉瘤栓塞 插管全麻,在3D-DSA工作站选取最佳工作角度,然后行工作位血管造影,放大后,路图指导下,选用适合微导管和微导丝上行,引导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内,然后进行弹簧圈致密栓塞。栓塞结束后,对载瘤血管再次行3D-RA检查,观察栓塞动脉瘤空间形态和疗效。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诊断动脉瘤
本组15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3D-DSA共检测出动脉瘤211个。
2.2 动脉瘤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的显示
3D-DSA SSD检查到的211个动脉瘤中有196例可以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临近血管的关系,199例动脉瘤进行了三维动脉瘤测量,如动脉瘤大小、瘤颈大小、载瘤血管直径等。
2.3 介入疗效
血管内栓塞动脉瘤211个,其中197个为瘤腔致密栓塞,栓塞达95%以上10个,达90%以上4个,其中载瘤动脉近段闭塞3个。
3 讨论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显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比手术治疗更有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运行速度的进步,术中对实时承载动脉瘤的血管和动脉瘤进行三维扫描,实时观察和诊断动脉瘤成为可能,甚至有不少专家预言三维血管造影技术将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新的金标准[1]。3D-DSA是在二维DSA(2D-DSA)基础上,通过球管两次旋转和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的3D成像。3D-DSA可通过旋转采集获得来自各个方向的图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同事还可以准确分析2D-DSA所经常不能观察到的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空间结构。国外一些学者报道3D-DSA技术比普通血管造影在观察动脉瘤瘤颈和邻近动脉的关系方面提供更多、更直观的影像资料,因而治疗上更具有优势[2]。本组156 例患者,在普通血管造影上可疑的动脉瘤,通过3D-DSA许多都非常明确的显示,同时有14例患者发现了小的多发动脉瘤,而在普通血管造影显示是正常。
, 百拇医药
在没有应用三维血管造影前,为清楚的显示载瘤血管和动脉瘤关系,治疗医师需要对载瘤血管反复造影以确定一个合适角度,对于迂曲的载瘤血管,有时经过数次仍然不能选到合适的投射角度,明显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患者以及医生的照射时间和剂量。通过对载瘤血管直接行3D-DSA,可以很简单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旋转图像,在工作站精确选取工作角度,还可以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和瘤体的空间结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还可以较精确测量出动脉瘤的瘤颈部和瘤囊的具体信息,有助于弹簧圈和栓塞方法的选择,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支持。
3D-DSA在术前评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平时工作中笔者发现3D-DSA经旋转重建后,分支细小的穿支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段的豆纹动脉几乎因为计算机后处理技术不能显示,由于其成像特点,实际看到的只能是动脉瘤被造影剂充盈的内腔,而很多动脉瘤有血栓形成,特别是梭行和夹层动脉瘤,显影的大小有时与动脉瘤实际大小相差巨大,同时有部分学者提出由于基底动脉顶端血管搏动和重力的存在,采用三维血管造影显示的动脉瘤与通过CTA显示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Brinjikji等[4]发现三维血管造影测量得到的前循环动脉瘤的大小要比普通DSA测量的结果略大,使得在选用初始弹簧圈大小时发生偏差,因此3D-DSA在治疗过程中有其局限性。所以对于夹层、巨大动脉瘤和梭行动脉瘤,三维CT和MRI可以很好的补充其不足。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华,刘健,周石,等.三维DSA 在诊断和栓塞治疗脑动脉瘤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60-362.
[2] Sugahara T,Korogi Y,Nakashima K,et al.Comparison of 2D and 3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9):1545.
[3] Rooij W J,Sprengers M E,Gast A N,et al.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the new gold standard in the detection of addition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8,29(5):976.
[4] Brinjikji W,Cloft H,Lanzino G,et al.Comparison of 2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dome-to-neck ratio[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9,30(4):831.
(收稿日期:2012-09-17)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任少华 丁新民 甄志刚)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3-0043-02
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术前充分了解动脉瘤的影像表现、评估手术方法及难度是神经外科医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在医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神经影像采集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使得影像工作人员已经可以实时动态采集患者三维影像、三维影像技术(3D-DSA),可动态显示动脉瘤的空间形态、生长方向、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等,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1-4]。笔者所在医院从2011年4月引用术前常规采用3D-DSA影像系统帮助医生选择介入手术的具体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8月15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例,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4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56例,男76例,女80例,年龄33~75岁,平均(50±18)岁。单发动脉瘤112例,合并2个动脉瘤33例,合并3个动脉瘤11例,动脉瘤数211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64个,后交通动脉瘤62个,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12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1个,椎基底动脉动脉瘤19个,小脑下后动脉瘤3个。
1.2 方法
1.2.1 全脑血管造影 各患者采用飞利浦AlluraXper FD-20 血管造影机,Integris 3D-RA工作站进行体格检查。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将造影导管分别超选择插至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内行双侧血管DSA检查。然后对目标载瘤血管直接行3D-RA检查,采集的数据传输至Integris 3D-RA工作站,进行最后结果处理。
, 百拇医药
1.2.2 3D旋转采集的技术操作 首先在Xper模块上选择正确的3D程序;采取标准头颅正位;C形臂位于头部方向,床边定位时应该除去周围影响机架运动的一切障碍物,使得机架可在头位的propeller运动。把探测器升到最高位置。在标准正位时移动床面把需要检测的部位置于图像的中心位置。持续按Recall1,机器就会自动检查至结束的位置,等到检查完毕时松开按键。按住Recall2,机架会自动移动到开始位置,机架完全固定好后,松开按键。完成参数设置后,检测C形臂保证其定位完好,然后曝光,显示结果。旋转同时经导管向血管内注射对比剂。
1.2.3 动脉瘤栓塞 插管全麻,在3D-DSA工作站选取最佳工作角度,然后行工作位血管造影,放大后,路图指导下,选用适合微导管和微导丝上行,引导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内,然后进行弹簧圈致密栓塞。栓塞结束后,对载瘤血管再次行3D-RA检查,观察栓塞动脉瘤空间形态和疗效。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诊断动脉瘤
本组15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3D-DSA共检测出动脉瘤211个。
2.2 动脉瘤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的显示
3D-DSA SSD检查到的211个动脉瘤中有196例可以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临近血管的关系,199例动脉瘤进行了三维动脉瘤测量,如动脉瘤大小、瘤颈大小、载瘤血管直径等。
2.3 介入疗效
血管内栓塞动脉瘤211个,其中197个为瘤腔致密栓塞,栓塞达95%以上10个,达90%以上4个,其中载瘤动脉近段闭塞3个。
3 讨论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显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比手术治疗更有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运行速度的进步,术中对实时承载动脉瘤的血管和动脉瘤进行三维扫描,实时观察和诊断动脉瘤成为可能,甚至有不少专家预言三维血管造影技术将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新的金标准[1]。3D-DSA是在二维DSA(2D-DSA)基础上,通过球管两次旋转和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的3D成像。3D-DSA可通过旋转采集获得来自各个方向的图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同事还可以准确分析2D-DSA所经常不能观察到的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空间结构。国外一些学者报道3D-DSA技术比普通血管造影在观察动脉瘤瘤颈和邻近动脉的关系方面提供更多、更直观的影像资料,因而治疗上更具有优势[2]。本组156 例患者,在普通血管造影上可疑的动脉瘤,通过3D-DSA许多都非常明确的显示,同时有14例患者发现了小的多发动脉瘤,而在普通血管造影显示是正常。
, 百拇医药
在没有应用三维血管造影前,为清楚的显示载瘤血管和动脉瘤关系,治疗医师需要对载瘤血管反复造影以确定一个合适角度,对于迂曲的载瘤血管,有时经过数次仍然不能选到合适的投射角度,明显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患者以及医生的照射时间和剂量。通过对载瘤血管直接行3D-DSA,可以很简单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旋转图像,在工作站精确选取工作角度,还可以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和瘤体的空间结构、瘤颈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还可以较精确测量出动脉瘤的瘤颈部和瘤囊的具体信息,有助于弹簧圈和栓塞方法的选择,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支持。
3D-DSA在术前评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平时工作中笔者发现3D-DSA经旋转重建后,分支细小的穿支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段的豆纹动脉几乎因为计算机后处理技术不能显示,由于其成像特点,实际看到的只能是动脉瘤被造影剂充盈的内腔,而很多动脉瘤有血栓形成,特别是梭行和夹层动脉瘤,显影的大小有时与动脉瘤实际大小相差巨大,同时有部分学者提出由于基底动脉顶端血管搏动和重力的存在,采用三维血管造影显示的动脉瘤与通过CTA显示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Brinjikji等[4]发现三维血管造影测量得到的前循环动脉瘤的大小要比普通DSA测量的结果略大,使得在选用初始弹簧圈大小时发生偏差,因此3D-DSA在治疗过程中有其局限性。所以对于夹层、巨大动脉瘤和梭行动脉瘤,三维CT和MRI可以很好的补充其不足。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杨华,刘健,周石,等.三维DSA 在诊断和栓塞治疗脑动脉瘤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60-362.
[2] Sugahara T,Korogi Y,Nakashima K,et al.Comparison of 2D and 3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2,23(9):1545.
[3] Rooij W J,Sprengers M E,Gast A N,et al.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the new gold standard in the detection of addition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8,29(5):976.
[4] Brinjikji W,Cloft H,Lanzino G,et al.Comparison of 2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nd 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dome-to-neck ratio[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9,30(4):831.
(收稿日期:2012-09-17)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任少华 丁新民 甄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