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5
编号:1374154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治疗胰腺炎药物的发展及对胰腺炎治疗的认识使得针对胰腺炎的外科手术明显减少,其中4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愈后良好,1例出现胰腺巨大假性囊肿行手术治疗。结论:多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非手术治疗后可以治愈,远期产生胰腺巨大假性囊肿的患者须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137-02

    随着近些年治疗胰腺炎药物的发展和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保守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已被很多学者关注,且此治疗方法的效果明显,故被多数研究人员重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12月治疗此疾病患者共5例,所有患者都采用保守治疗,具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12月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共5例,均经CT、彩超和血尿淀粉酶测定确诊。其中男3例,女2例,1例男患者肥胖体重110 kg,来诊时呈乳糜血,出现胰腺巨大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吻合术。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生理紊乱的状况,常规抗感染、吸氧、胃肠减压等治疗。在胃肠功能恢复排气,腹痛减轻后予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进流食,并停生长抑素,改为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在患者逐渐改为普食,并停用全部静点药物后,继续予吗丁啉及法莫替丁口服2个月。

    2 结果

    2例完全治愈,无任何不良症状,占40%;2例偶有腹痛及腹泻,占40%;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1例术后患者出现高血糖的临床表现,且有消化不良、腹泻等临床表现。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此疾病的病因为胆汁反流、饮酒、高脂血症、暴饮暴食、外伤、妊娠及感染因素等。本组1例手术患者为高脂血症、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生活习惯与此疾病严重程度有很大相关。另外4例无明显上述致病因素。

    3.1 疾病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腹痛,突发性,表现剧烈,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位于上腹正中偏左,并向左肩左腰背部放射,严重时,两侧腰背部有放射痛,大多以左侧为主。疼痛大多与饮食有关,如油腻饮食、暴饮暴食和酗酒,但不一定都有明显诱因[1]。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为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共有症状,腹胀一般都很严重,有时腹胀对患者的困扰超过腹痛,极少数老年人只有腹胀而无腹痛。恶心、呕吐发作早且频繁,呕吐后疼痛不能使腹痛缓解。发热,早期只有中度发热,约38 ℃左右,伴有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黄疸可提示存在胆道梗阻,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现。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和体征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两种,但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型胰腺炎的分类方法较适于临床的应用。参照目前国内临床评价标准和Bank临床评价标准,本组有1例为急性重型胰腺炎,另4例为急性轻型胰腺炎。
, 百拇医药
    3.2 疾病诊断情况

    在具备症状和临床体征后还要进行相关理化检查,如血尿淀粉酶、血Ca2+、血糖、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测以及彩超和CT检查。本组2例急性重型胰腺炎呈乳糜血,5例血尿淀粉酶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高,2例重型胰腺炎血Ca2+下降,5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5例患者均用CT快速准确的确定诊断。文献报道,重症胰腺炎时C反应蛋白大于140 mg/L,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1%[2]。CT对比加强胰腺值大于30 Hu,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100%。笔者认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确诊影像学检查为CT。

    3.3 疾病治疗情况

    患者确诊后应禁食水,大量补液,应用生长抑素、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吸氧[3]。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生长抑素、禁食水和大量补液是十分必要的,治疗的原则是保护重要器官,减少损伤,让胰腺得以充分的休息。在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腹痛明显减轻,可适当给予流食,并应用吗丁啉加快胃的排空[4]。危重患者可在胃镜引导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行肠内营养。早期的肠内营养对患者有利。
, 百拇医药
    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可明显抑制胰液的分泌,使胰腺得以休息,本组4例正常治疗患者在CT确诊后均应用生长抑素,采用静点,7~8滴/min,24 h循环应用。在治疗2~3 d腹痛消失,连用5~7 d。腹痛剧烈患者,在应用胃肠减压及阿托品和654-2仍无效时,可给予哌替啶类止痛剂。在腹痛腹胀好转开始进食后,适当给予胃肠动力药物也能够减少胰腺的负担。

    3.4 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变化

    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如不对症治疗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高。其病理变化是在动态发展的,故应定期对患者进行CT等相关辅助检查,以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如患者CT示胰腺增大并有大量坏死应及时手术,但随着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发展和对胰腺炎病理变化的深入认识,不主张早期手术。在病情转归期,有些患者会出现偶发腹痛和胃肠道症状,应对症给予治疗,如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抑酸药物等。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黎介寿,李维勤.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和讨论再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3(9):513-514.

    [2]韩斌如,王欣然,张琰.33例暴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9,40(7):514-515.

    [3]张一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中补液量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1):155-156.

    [4]郑家驹.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9(2):65.

    (收稿日期:2012-08-01) (编辑:王春芸), http://www.100md.com(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