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5
编号:13741428
三级县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5
     【摘要】 了解本院近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常规方法(有氧培养)进行细菌培养,用Micro Scan- AutoSCAN4半自动鉴定仪及配套的生化反应药敏板进行鉴定。分离培养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1年的临床痰液、脓液、血液等临床标本,共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46株,其中2008-2010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1株,而仅2011年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5株,是前3年总数的1.19倍。说明在县级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越来越严重,医院各部门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微生物; 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148-01

    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常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做ICU获得性感染。国内耐碳青霉稀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发展很快,“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i)已有所出现[1-2]。目前在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越来越严重,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递增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

    1.2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及药敏MIC检测。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2 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标本分布情况

    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分离出46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仅2011年就分离出25株,占前3年的119.0%。说明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正在飞速蔓延。其中痰液32株,占69.6%;脓液13株,占28.2%;血液1株,占2.2%。
, 百拇医药
    2.2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2011年以前(未成立ICU),呼吸内科14株,占66.7%;外科7株,占33.3%。2011年以后,ICU 12株,占48.0%;外科8株,占32.0%,呼吸内科5株,占20.0%。

    3 讨论

    3.1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迅速上升

    从4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看,其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腹腔及神经系统等。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占多数。不动杆菌是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出现率较高的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笔者所在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痰液为主,分泌物(脓液)次之。

    3.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越来越严重
, http://www.100md.com
    在院内感染中,不动杆菌属的感染占有较高的比例,鲍曼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故对万古霉素等存在固有耐药,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氯霉素、四环素、第一及第二代头孢菌素也保持着较高的耐药率[3-4]。通常情况下,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较强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绿脓杆菌的青霉素类、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舒巴坦等。但是因为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耐药率甚高,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也有上升。

    考虑到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抗菌药物耐药,故用药时应联合用药。常用的方案有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5]。笔者首选的方案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磷霉素(时间差攻击疗法),也可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等)。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徐红冰,卜书红,归成.刘皋林.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策略[J].抗感染药学,2012,9(1):24-27.

    [2]薛炼,张亚茹,公衍文.2007-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5年监测数据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3):1650-1652.

    [3]朱忠勇.实用医学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658-660.

    [4]李影林.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2-304.

    [5]周贵民,陈民钧,张淑兰,等.北京4家医院常用较新的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监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56(15):223-223.

    (收稿日期:2012-08-16) (编辑:王春芸), http://www.100md.com(杨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