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特点与诊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10.8%(13例)阑尾炎1000例,统计分析其各项资料。结果:100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前时间≥72 h组穿孔率与其他病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穿孔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阑尾穿孔并发症有41例,发生率为4.1%,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学龄期儿童极易并发阑尾穿孔,小年龄穿孔率相对较高,及早诊断、手术可有效降低小儿的阑尾炎穿孔率。
【关键词】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122-02
阑尾炎属于儿科常见、多发急腹症,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治疗主要为阑尾切除手术。及早确诊是小儿阑尾炎治疗、降低穿孔率的前提。典型案例通常不难诊断,但对于不典型者,压痛点、腹痛表述均不准确者,难以进行诊断。因此,临床上必须充分重视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治[1]。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阑尾炎1000例,统计分析其各项资料。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1000例,其中男693例,女307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25岁,平均就诊时间(43.04±6.3) h。其中≤3岁者有278例,约占27.8%,4~6岁者有315例,约占31.5%,7~13岁者有347例,约占34.7%,≥13岁者有60例,约占0.6%。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阑尾切除手术,自行设计资料调查表,对1000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00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平均就诊时间(43.04±6.3)h。430例患儿就诊时间≥72 h,穿孔率为43.3%(186例),280例患儿就诊时间48~72 h,穿孔率为28.6%(80例),170例患儿就诊时间24~48 h,穿孔率为16.5%(28例),120例患儿就诊时间≤24 h,穿孔率为10.8%(13例),就诊时间≥72 h的430例患儿穿孔率与其他就诊时间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岁患儿穿孔率为40.3%(112例),4~6岁穿孔率为31.1%(98例),7~13岁穿孔率为25.4%(88例),≥13岁穿孔率为15.0%(9例),≤3 岁患儿穿孔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常规白细胞、发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呕吐、恶心、腹痛、腹部压痛。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的细菌培养。针对450例弥漫性腹膜炎,在手术中,有270例(60.0%)给予腹腔冲洗,其平均住院时间(7.08±2.5)d,明显短于未冲洗者(12.56±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阑尾穿孔并发症有41例,发生率为4.1%,出现1例死亡病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特征
小儿任何年龄均可并发阑尾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症随之增多,≤5岁者发病率逐渐减少,6~12岁属于发病高峰期,其男女比例:1~3:1。有关学者报道,儿童阑尾炎穿孔率25%~77%,平均穿孔率为37%。我国地区的阑尾炎病发率≤1‰。在本组实验中,仅出现1例死亡病例,约占0.14‰。
3.2 临床特征
穿孔性阑尾炎属于突发性疾病,且发展较为迅速、持续,腹膜炎范围、反应与种类决定其性质。呕吐、恶心属于常见性症状。患者发生穿孔后,血常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比例、体温均明显高于发生前,肌肉紧张、反跳痛、触诊压痛属于腹膜炎临床表现。小儿阑尾炎属于内源性感染,主要由肠道内正常菌群引发致病菌,培养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因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而言,具有良好的耐药性,药敏实验、脓液细菌培养可有效指导术后抗生素使用[2]。
, 百拇医药
3.3 早期诊断
(1)因小儿生理、解剖等方面特点,小儿阑尾炎诊断区别于成人患者,因此,需充分重视其诊断。(2)仔细查体与辅助检查。针对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对于其临床特点,缺乏相应的认识,极易导致误切、误诊。所以,必须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充分认识、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反复与耐心的腹部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所在。通过辅助检查,例如B超诊断、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阑尾炎,降低阑尾误切率;(3)鉴别其它疾病。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小儿阑尾炎呈现阴性切除率6%~24%,这说明,在儿童阑尾炎患者中,阑尾炎误诊率相对较高。因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阑尾炎极为相似,注意鉴别、诊断其它小儿急腹症;(4)放宽手术指征。针对无法排除、难以确诊的急腹症,应该合理放宽手术的指证,及时实施阑尾炎切除术,降低阑尾穿孔发生率,降低阑尾炎并发症发生率。尽管出现阑尾炎误切现象,也属于适当处理。但由于阑尾误切的宽松,可忽略掌握手术指证,防止给患儿带来痛苦[3]。
3.4 治疗
, 百拇医药
(1)术中腹腔清洗。针对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在腹腔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可捕捉大量的细菌,有利于形成脓苔。清洗腹腔主要的便于纤维蛋白、血凝块、脓苔的清除,降低残余的感染率,促使腹膜内循环恢复正常。在本组实验显示,对于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实施腹腔冲洗,可有效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对于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可选择腹腔清洗术;(2)选择抗生素。在手术后,通常选择三联与厌氧菌、G杆菌、球菌抗生素即可,然而治疗效果较差时,可按照药敏试验进行调整。在本组实验中,选择静脉抗生素患者,在24 h以上体温均恢复正常,白细胞计算恢复正常者,可改成口服方式[4]。
总而言之,通过本组1000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统计学分析,经过分析后得知,≥72 h组、≤3岁组的穿孔率最高,引起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学龄期儿童极易并发阑尾穿孔,小年龄穿孔率相对较高,及早诊断、手术可有效降低小儿的阑尾炎穿孔率。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韩志文.小儿穿孔性阑尾炎27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1):100.
[2]雷杰,史永亮,李庆丰,等.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404-2405.
[3]黄登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32例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03.
[4]章立峰,钱云忠.82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致病菌群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0):57-60.
(收稿日期:2012-08-15)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田守芳)
【关键词】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5-0122-02
阑尾炎属于儿科常见、多发急腹症,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治疗主要为阑尾切除手术。及早确诊是小儿阑尾炎治疗、降低穿孔率的前提。典型案例通常不难诊断,但对于不典型者,压痛点、腹痛表述均不准确者,难以进行诊断。因此,临床上必须充分重视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治[1]。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阑尾炎1000例,统计分析其各项资料。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1000例,其中男693例,女307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25岁,平均就诊时间(43.04±6.3) h。其中≤3岁者有278例,约占27.8%,4~6岁者有315例,约占31.5%,7~13岁者有347例,约占34.7%,≥13岁者有60例,约占0.6%。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阑尾切除手术,自行设计资料调查表,对1000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00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平均就诊时间(43.04±6.3)h。430例患儿就诊时间≥72 h,穿孔率为43.3%(186例),280例患儿就诊时间48~72 h,穿孔率为28.6%(80例),170例患儿就诊时间24~48 h,穿孔率为16.5%(28例),120例患儿就诊时间≤24 h,穿孔率为10.8%(13例),就诊时间≥72 h的430例患儿穿孔率与其他就诊时间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岁患儿穿孔率为40.3%(112例),4~6岁穿孔率为31.1%(98例),7~13岁穿孔率为25.4%(88例),≥13岁穿孔率为15.0%(9例),≤3 岁患儿穿孔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常规白细胞、发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呕吐、恶心、腹痛、腹部压痛。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的细菌培养。针对450例弥漫性腹膜炎,在手术中,有270例(60.0%)给予腹腔冲洗,其平均住院时间(7.08±2.5)d,明显短于未冲洗者(12.56±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阑尾穿孔并发症有41例,发生率为4.1%,出现1例死亡病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特征
小儿任何年龄均可并发阑尾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症随之增多,≤5岁者发病率逐渐减少,6~12岁属于发病高峰期,其男女比例:1~3:1。有关学者报道,儿童阑尾炎穿孔率25%~77%,平均穿孔率为37%。我国地区的阑尾炎病发率≤1‰。在本组实验中,仅出现1例死亡病例,约占0.14‰。
3.2 临床特征
穿孔性阑尾炎属于突发性疾病,且发展较为迅速、持续,腹膜炎范围、反应与种类决定其性质。呕吐、恶心属于常见性症状。患者发生穿孔后,血常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比例、体温均明显高于发生前,肌肉紧张、反跳痛、触诊压痛属于腹膜炎临床表现。小儿阑尾炎属于内源性感染,主要由肠道内正常菌群引发致病菌,培养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因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而言,具有良好的耐药性,药敏实验、脓液细菌培养可有效指导术后抗生素使用[2]。
, 百拇医药
3.3 早期诊断
(1)因小儿生理、解剖等方面特点,小儿阑尾炎诊断区别于成人患者,因此,需充分重视其诊断。(2)仔细查体与辅助检查。针对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对于其临床特点,缺乏相应的认识,极易导致误切、误诊。所以,必须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充分认识、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反复与耐心的腹部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所在。通过辅助检查,例如B超诊断、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阑尾炎,降低阑尾误切率;(3)鉴别其它疾病。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小儿阑尾炎呈现阴性切除率6%~24%,这说明,在儿童阑尾炎患者中,阑尾炎误诊率相对较高。因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阑尾炎极为相似,注意鉴别、诊断其它小儿急腹症;(4)放宽手术指征。针对无法排除、难以确诊的急腹症,应该合理放宽手术的指证,及时实施阑尾炎切除术,降低阑尾穿孔发生率,降低阑尾炎并发症发生率。尽管出现阑尾炎误切现象,也属于适当处理。但由于阑尾误切的宽松,可忽略掌握手术指证,防止给患儿带来痛苦[3]。
3.4 治疗
, 百拇医药
(1)术中腹腔清洗。针对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在腹腔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可捕捉大量的细菌,有利于形成脓苔。清洗腹腔主要的便于纤维蛋白、血凝块、脓苔的清除,降低残余的感染率,促使腹膜内循环恢复正常。在本组实验显示,对于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实施腹腔冲洗,可有效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对于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可选择腹腔清洗术;(2)选择抗生素。在手术后,通常选择三联与厌氧菌、G杆菌、球菌抗生素即可,然而治疗效果较差时,可按照药敏试验进行调整。在本组实验中,选择静脉抗生素患者,在24 h以上体温均恢复正常,白细胞计算恢复正常者,可改成口服方式[4]。
总而言之,通过本组1000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统计学分析,经过分析后得知,≥72 h组、≤3岁组的穿孔率最高,引起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学龄期儿童极易并发阑尾穿孔,小年龄穿孔率相对较高,及早诊断、手术可有效降低小儿的阑尾炎穿孔率。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韩志文.小儿穿孔性阑尾炎27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1):100.
[2]雷杰,史永亮,李庆丰,等.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404-2405.
[3]黄登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32例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03.
[4]章立峰,钱云忠.82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致病菌群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0):57-60.
(收稿日期:2012-08-15)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田守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