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87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高危因素和防治办法,以减少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方法:以2011年6月15日-2012年5月15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53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总体产后出血率为2.75%,其中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是3.71%,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71.26%)、胎盘相关因素 (24.14%)、子宫切口出血(4.60%)。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自然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因此必须降低剖宫产率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防治办法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2-0073-02
产后出血是产科非常常见而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并发症,其在我国目前产妇死亡的原因中排名是第一位。而且,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阴道分娩[1]。有时因为胎儿窘迫等原因而选择行剖宫产术,但是剖宫产虽可以及时地娩出胎儿,但同时也会导致产妇一些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盆腔粘连等),所以慎重选择剖宫产。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15日-2012年5月15日剖宫产术产后出血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15日-2012年5月15日足月分娩5348例,孕周34+2~41+3周,平均(38.11±3.56)周;年龄18~41岁,平均(28.24±3.47)岁;孕产次1~6次,平均(2.28±1.77)次。
1.2 方法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根据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定义为产后出血[2]。测定出血量术中以容积法为主,术后辅以称重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2011年6月15日-2012年5月15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产妇共5348例,产后出血147例,占2.75%;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87例,占3.71%;阴道分娩产后出血60例,占2.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365,P=0.000)。详见表1。
2.2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
2.2.1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共6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