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研究(2)
表1 3个月、6个月、9个月时各阶段临床治愈例数及血清治愈例数 例
组别临床治愈
血清治愈
3个月6个月9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
A组(n=60)271815403
B组(n=60)23101005
C组(n=60)2065031
D组(n=60)391317465
表2 9个月时各组合计血清治愈例数、临床治愈及治愈情况
组别血清治愈(例)临床治愈(例)治愈(例)治愈率(%)
, 百拇医药
A组(n=60)4845286.67±0.01
B组(n=60)5293456.67±0.05
C组(n=60)4273151.67±1.30
D组(n=60)5805896.67±0.07
3 讨论
梅毒是由于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和唾液传播,人是唯一的传染源[10-12]。早期梅毒传染性强,危害大必须彻底治疗。治疗梅毒历史上经历了汞剂、碘剂时期和砷剂、铋剂时期,直到1943年,Mahoney用青霉素治愈了34例一期梅毒患者,至此治疗梅毒有了治疗史上的突破进展。梅毒螺旋体是横断分裂繁殖,其繁殖决定于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干扰了这个合成的过程,因此效果好,苄星青霉素属于长效青霉素,其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似,但能缓慢释放,以维持较长的药物浓度。本研究也证明,治疗九月后,苄星青霉素的治愈率达86.67%,与袁小波[13]的治愈率(100%)及杨丽[14]的治愈率(临床治愈率为89.89%,血清治愈率84.27%)无显著差异,远高于红霉素治疗组56.67%的治愈率。因此,治疗梅毒仍首选青霉素,胸腺肽是免疫调节药,可增强苄星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减少Trust的生物学假阳性,故苄星青霉素合胸腺肽治疗早期梅毒的治愈率96.67%优于苄星青霉素单用治疗早期梅毒的治愈率86.67%[15]。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常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过敏者,本研究9个月统计红霉素治疗后血清治愈5例(血清治愈率8.33%)比其木格[16]等治愈率18.3%低,可能与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及预防多分枝杆菌复合菌组病有关。青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剂,红霉素为快效抑菌剂,合用效果减弱,在其他许多临床已证实这一观点。本试验统计两者合用治愈率为51.67%,低于红霉素单用组(56.67%),也低于苄星青霉素单用组(86.67%)。故治疗早期梅毒,红霉素也不能与青霉素合用。因此,患者如患有梅毒且合并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建议选用青霉素单用或合用胸腺肽治疗梅毒,6个月后再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等。如必须要用红霉素,则采用B组方案治疗,观察6个月,必要时再用D组或A组方案1疗程。
, 百拇医药
总之,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组的治愈率(96.67%)高于苄星青霉素组(86.67%),也高于红霉素组(56.67%)及红霉素合用苄星青霉素组(51.67%),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组的血清治愈率(96.67%)高于苄星青霉素组(80.00%),远高于红霉素组(8.33%)及红霉素合用苄星青霉素组(6.67%)。因此,笔者认为,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治疗早期梅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30-440.
[2]李慧.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72.
[3]王来栓,倪锦文.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现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1):64.
, 百拇医药
[4]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规范服务培训手册[M].广东:军医出版社,2011:17-24
[5]徐文严,李奇.梅毒的治疗失败与再感染[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4):191-192.
[6]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06,55(RR-11):22-35.
[7]付兆杰,褚桂桃.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9(6):169.
[8]郑占才,王家壁.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0,19(6):12.
, 百拇医药
[9]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224.
[10]翁文涛.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24.
[11]邵勇.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8,7(2):16.
[12]赵勇.枣庄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00-101.
[13]袁小波.抗生素治疗早期梅毒9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80.
[14]杨丽.早期梅毒89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23.
[15]粟群英,彭燕,陈莉,等.老年性梅毒多种血清学试验的应用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2):256-257.
[16]其木格,苏晓红.非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梅毒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3):133-135.
(收稿日期:2014-06-19) (编辑:黄新珍), 百拇医药(黄卿弟 童庆胜 方惠君 王澜)
组别临床治愈
血清治愈
3个月6个月9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
A组(n=60)271815403
B组(n=60)23101005
C组(n=60)2065031
D组(n=60)391317465
表2 9个月时各组合计血清治愈例数、临床治愈及治愈情况
组别血清治愈(例)临床治愈(例)治愈(例)治愈率(%)
, 百拇医药
A组(n=60)4845286.67±0.01
B组(n=60)5293456.67±0.05
C组(n=60)4273151.67±1.30
D组(n=60)5805896.67±0.07
3 讨论
梅毒是由于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和唾液传播,人是唯一的传染源[10-12]。早期梅毒传染性强,危害大必须彻底治疗。治疗梅毒历史上经历了汞剂、碘剂时期和砷剂、铋剂时期,直到1943年,Mahoney用青霉素治愈了34例一期梅毒患者,至此治疗梅毒有了治疗史上的突破进展。梅毒螺旋体是横断分裂繁殖,其繁殖决定于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干扰了这个合成的过程,因此效果好,苄星青霉素属于长效青霉素,其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似,但能缓慢释放,以维持较长的药物浓度。本研究也证明,治疗九月后,苄星青霉素的治愈率达86.67%,与袁小波[13]的治愈率(100%)及杨丽[14]的治愈率(临床治愈率为89.89%,血清治愈率84.27%)无显著差异,远高于红霉素治疗组56.67%的治愈率。因此,治疗梅毒仍首选青霉素,胸腺肽是免疫调节药,可增强苄星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减少Trust的生物学假阳性,故苄星青霉素合胸腺肽治疗早期梅毒的治愈率96.67%优于苄星青霉素单用治疗早期梅毒的治愈率86.67%[15]。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常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过敏者,本研究9个月统计红霉素治疗后血清治愈5例(血清治愈率8.33%)比其木格[16]等治愈率18.3%低,可能与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及预防多分枝杆菌复合菌组病有关。青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剂,红霉素为快效抑菌剂,合用效果减弱,在其他许多临床已证实这一观点。本试验统计两者合用治愈率为51.67%,低于红霉素单用组(56.67%),也低于苄星青霉素单用组(86.67%)。故治疗早期梅毒,红霉素也不能与青霉素合用。因此,患者如患有梅毒且合并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建议选用青霉素单用或合用胸腺肽治疗梅毒,6个月后再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等。如必须要用红霉素,则采用B组方案治疗,观察6个月,必要时再用D组或A组方案1疗程。
, 百拇医药
总之,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组的治愈率(96.67%)高于苄星青霉素组(86.67%),也高于红霉素组(56.67%)及红霉素合用苄星青霉素组(51.67%),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组的血清治愈率(96.67%)高于苄星青霉素组(80.00%),远高于红霉素组(8.33%)及红霉素合用苄星青霉素组(6.67%)。因此,笔者认为,苄星青霉素合用胸腺肽治疗早期梅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30-440.
[2]李慧.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72.
[3]王来栓,倪锦文.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现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1):64.
, 百拇医药
[4]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规范服务培训手册[M].广东:军医出版社,2011:17-24
[5]徐文严,李奇.梅毒的治疗失败与再感染[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4):191-192.
[6]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06,55(RR-11):22-35.
[7]付兆杰,褚桂桃.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9(6):169.
[8]郑占才,王家壁.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0,19(6):12.
, 百拇医药
[9]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224.
[10]翁文涛.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24.
[11]邵勇.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研究[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8,7(2):16.
[12]赵勇.枣庄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00-101.
[13]袁小波.抗生素治疗早期梅毒9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80.
[14]杨丽.早期梅毒89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23.
[15]粟群英,彭燕,陈莉,等.老年性梅毒多种血清学试验的应用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2):256-257.
[16]其木格,苏晓红.非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梅毒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3):133-135.
(收稿日期:2014-06-19) (编辑:黄新珍), 百拇医药(黄卿弟 童庆胜 方惠君 王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