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效果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1.2.1 诱导透析前护理 对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的了解,患者的现病史、原发病以及症状和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患者进行评估,有无出血征兆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以及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及在血液透析中的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介,包括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让患者了解自己的主治医生,增加信任感,降低患者的恐惧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对疾病以及透析不够了解,对深静脉置管会恐惧,并且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会出现心情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可降低患者的依从性,所以要和患者建立好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能够顺利完成透析。在诱导前进行参数设定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由于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所以首次透析时应在进行预充量,若较大的量会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压休克[3]。
1.2.2 诱导透析中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在透析过程中常常并发多种并发症,所以要加强对生命体征的检测,患者病情不稳定,应该设置心电监护,以及床边监护,患者若出现不良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由于老年人血管较为脆弱,建立静脉通路有些难度,在进行穿刺时要保证一次成功,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置管。采用低血流量透析,并且逐渐地增加,首次透析以1 h为宜,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可逐渐增加至4 h,心力衰竭患者每天进行透析1次,时间为2 h,10~14 d为诱导期,要预防患者过快清除尿素氮和肌酐,使机体失衡,引起恶心、呕吐等并发症[4]。在透析诱导期选择抗凝剂应选择低分子肝素,由于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管硬化等疾病,血小板、凝血指标异常者应该采用体外肝素或是无肝素透析,来预防出血。
1.2.3 诱导透析后护理 初次透析后患者思想会有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