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1)
【摘要】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斯匹林28例、对乙酰氨基酚10例等,均口服,为常规剂量,并与同期352例非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服非甾体抗炎药后至出血平均(9.11±4.23)d,观察组年龄(62.23±15.28)d、无临床症状56.10%、胃镜检查糜烂病变85.37%、病变弥漫分布73.12%、Hp感染阳性82.93%、血红蛋白(97.11±9.89)g/L高于对照组的(53.12±14.67)岁、22.16%、28.12%、21.02%、60.51%、(78.11±10.2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0.24±4.23)d、死亡及转外科治疗0低于对照组的(15.50±6.23)d、9.94%。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具有一定特征,应严格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的适应证,服药期间注意观察。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预防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145-03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感染、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适应证的不断扩张,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由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相应增加[1-2]。本文回顾性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征,探讨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2~82岁,平均(62.23±15.28)岁;具有明确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呕吐物呈咖啡色样或排黑便或大便隐血(+),既往无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性溃疡等病史;内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糜烂出血及浅表溃疡。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发热、风湿性关节、各种疼痛等。选择同期352胃镜确诊非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0例,女192例,平均年龄(53.12±14.67)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观察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其种类有阿斯匹林28例、对乙酰氨基酚10例、速效伤风及感冒清胶囊(含扑热息痛)8例、吲哚美辛5例、散利痛片4例,均口服用药,剂量均为常规剂量;服非甾体抗炎药后至出血1 d~3个月,平均(9.11±4.23)d。对照组为非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临床及胃镜特征
观察组患者年龄、无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糜烂病变、病变弥漫分布、Hp感染阳性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治疗与转归
本组41例确诊为非甾体抗炎药上消化道出血立即停用该药物,给予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和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抑制胃酸分秘,同时给予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全部病例完全治愈,无后遗症;住院时间(10.24±4.23)d、死亡及转外科治疗0低于对照组的(15.50±6.23)d、9.94%(35/352)(字2/t=4.12、4.00,P<0.05)。
3 讨论
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机制包括:药物对黏膜上皮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为弱酸性药物,在pH<3.5时去离子化具有脂溶性,扩散入黏膜细胞转变成离子形式破坏氢离子屏障,加以内源性的酸、酶、胆盐等的参与,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在发挥其抗感染作用的同时也抑制了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局部血流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3-4]。
, 百拇医药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本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包括:(1)本文非甾体抗炎药剂量均为常规剂量,服非甾体抗炎药后至出血的时间为1 d~3个月,平均(9.11±4.23)d,提示无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时间长短或剂量的大小均可发生胃黏膜糜烂出血,说明个体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似乎是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因素[5]。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阿司匹林最常见,共28例,占68.28%(28/41),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变长期广泛服用有关;(2)本文观察组年龄平均(62.23±15.28)岁高于对照组的(53.12±14.67)岁,提示年龄大容易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血流量进一步减少、粘液及碳酸氢盐的合成及分泌下降等,其结果是遭到攻击因素刺激时,黏膜屏障功能进一步削弱,致H+逆向弥散增加,黏膜损伤明显加重,加之胃黏膜血管硬化,收缩功能差,出血时不止血[6-8]。(3)本文无症状多达56.10%,与非甾体抗炎药的强力镇痛作用有关[9]。出血前有上腹胀痛不适或有灼热感伴呃逆、返酸等先兆症状者仅18例。(4)内镜特征:以糜烂出血为主要表现者85.37%,镜下见其胃黏膜的完整性遭受损害,呈斑片状糜烂性灶性出血,糜烂面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或平坦或呈丘状,充血水肿伴有渗血或陈旧性血痂,其余6例表现为浅溃疡,直径多不足5 mm,其表面有活动性出血或有血痂附着,周围黏膜可见充血水肿改变;病灶呈弥漫性分布73.12%,常呈多形性散发分布,与非甾体抗炎药对整个消化道黏膜均有损伤作用有关[10]。(5)观察组Hp感染82.93%高于对照组的60.51%,提示Hp感染感染率高,非甾体抗炎药削弱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破坏胃黏膜结构,引起Hp易感性增加[11]。(6)出血程度轻。本文观察组血红蛋白(97.11±9.89)g/L高于对照组的(78.11±10.20)g/L, http://www.100md.com(闫江屏)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预防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145-03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感染、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适应证的不断扩张,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由其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相应增加[1-2]。本文回顾性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征,探讨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2~82岁,平均(62.23±15.28)岁;具有明确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呕吐物呈咖啡色样或排黑便或大便隐血(+),既往无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性溃疡等病史;内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糜烂出血及浅表溃疡。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发热、风湿性关节、各种疼痛等。选择同期352胃镜确诊非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0例,女192例,平均年龄(53.12±14.67)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观察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其种类有阿斯匹林28例、对乙酰氨基酚10例、速效伤风及感冒清胶囊(含扑热息痛)8例、吲哚美辛5例、散利痛片4例,均口服用药,剂量均为常规剂量;服非甾体抗炎药后至出血1 d~3个月,平均(9.11±4.23)d。对照组为非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临床及胃镜特征
观察组患者年龄、无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糜烂病变、病变弥漫分布、Hp感染阳性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治疗与转归
本组41例确诊为非甾体抗炎药上消化道出血立即停用该药物,给予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和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抑制胃酸分秘,同时给予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全部病例完全治愈,无后遗症;住院时间(10.24±4.23)d、死亡及转外科治疗0低于对照组的(15.50±6.23)d、9.94%(35/352)(字2/t=4.12、4.00,P<0.05)。
3 讨论
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机制包括:药物对黏膜上皮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为弱酸性药物,在pH<3.5时去离子化具有脂溶性,扩散入黏膜细胞转变成离子形式破坏氢离子屏障,加以内源性的酸、酶、胆盐等的参与,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在发挥其抗感染作用的同时也抑制了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局部血流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3-4]。
, 百拇医药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本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包括:(1)本文非甾体抗炎药剂量均为常规剂量,服非甾体抗炎药后至出血的时间为1 d~3个月,平均(9.11±4.23)d,提示无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时间长短或剂量的大小均可发生胃黏膜糜烂出血,说明个体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似乎是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因素[5]。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以阿司匹林最常见,共28例,占68.28%(28/41),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变长期广泛服用有关;(2)本文观察组年龄平均(62.23±15.28)岁高于对照组的(53.12±14.67)岁,提示年龄大容易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血流量进一步减少、粘液及碳酸氢盐的合成及分泌下降等,其结果是遭到攻击因素刺激时,黏膜屏障功能进一步削弱,致H+逆向弥散增加,黏膜损伤明显加重,加之胃黏膜血管硬化,收缩功能差,出血时不止血[6-8]。(3)本文无症状多达56.10%,与非甾体抗炎药的强力镇痛作用有关[9]。出血前有上腹胀痛不适或有灼热感伴呃逆、返酸等先兆症状者仅18例。(4)内镜特征:以糜烂出血为主要表现者85.37%,镜下见其胃黏膜的完整性遭受损害,呈斑片状糜烂性灶性出血,糜烂面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或平坦或呈丘状,充血水肿伴有渗血或陈旧性血痂,其余6例表现为浅溃疡,直径多不足5 mm,其表面有活动性出血或有血痂附着,周围黏膜可见充血水肿改变;病灶呈弥漫性分布73.12%,常呈多形性散发分布,与非甾体抗炎药对整个消化道黏膜均有损伤作用有关[10]。(5)观察组Hp感染82.93%高于对照组的60.51%,提示Hp感染感染率高,非甾体抗炎药削弱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破坏胃黏膜结构,引起Hp易感性增加[11]。(6)出血程度轻。本文观察组血红蛋白(97.11±9.89)g/L高于对照组的(78.11±10.20)g/L, http://www.100md.com(闫江屏)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