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脑外伤治疗中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的疗效分析(1)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8例脑外伤患者,分为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组(简称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进行随访观察1年,每6个月1次,采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可有效提高脑外伤患者的预后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外伤;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疗效;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055-02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以致公众活动渐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在交通运输业与建筑业等行业日渐发展的同时,导致高能量创伤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脑外伤发病率亦出现升高的势头,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探索有效的脑外伤治疗措施已是现今脑外科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8例脑外伤患者,在排除其他脑部疾患、其他躯体及精神疾患的基础上,告知患者家属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组(简称对照组)。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3~71岁,平均(37.8±2.9)岁;外伤原因:交通意外18例,重物击伤8例,高处坠落3例;昏迷评分:采用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进行评价,其中低于5分10例,6~8分16例,9~12分3例;血肿情况:根据颅脑CT结果,硬膜下血肿12例,硬膜外血肿10例,混合型血肿7例。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15~78岁,平均(39.1±2.2)岁;外伤原因:交通意外16例,重物击伤8例,高处坠落5例;昏迷评分:低于5分8例,6~8分17例,9~12分4例;血肿情况: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0例,混合型血肿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昏迷评分、血肿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措施
(1)观察组:全麻下先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根据血肿情况或者脑挫裂的位置在颞顶部或额颞顶部做马蹄形切口,将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后,进行彻底止血,将硬脑膜采用放射状切开,取帽状腱膜片将硬脑膜腔做减压缝合[2]。术后留置硬膜外引流管,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如护脑、抗感染等,行该手术3个月后,在全麻下,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脑室穿刺点选择侧脑室三角区,置管深度7~9 cm,将管的腹腔端放入腹腔内,将其留置20~30 cm,而后将分流泵置于患者枕部,待部分脑脊液引流出后,观察颅内压下降后,可行钛网颅骨修补术[3]。(2)对照组:手术方法同“观察组”,仅并非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而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患者术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依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与判定,依次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4]。总有效率=(良好例数+中残例数)/总例数×100%。
, http://www.100md.com
1.4 随访情况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1年,每6个月1次,主要通过电话以及门诊随访进行,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的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颅脑外伤创伤的规范化治疗以及标准化外伤大骨瓣减压的实施和推广,对于重型以及特重型的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其临床的救治率现今提高较为明显,但是由于外伤本身所导致的脑膨出、颅骨缺损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明显,而脑水肿与颅内感染是导致脑膨出的首要原因[4]。目前临床多选择手术干预,对于已有明确成因的脑积水患者若可及时祛除病因,应是最佳治疗措施[5]。一般而言,对于伴有重型颅脑损伤的外伤患者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脑膜脑膨出消失后,即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6]。然而,现今临床发现此类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意识或神经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分流术后大多病例出现局部脑组织的坍陷,进而导致脑移位,从而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有关[7-9]。按照此方法进行治疗,可能会错过患者的最佳恢复期,因此,早期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应是脑外伤的有效治疗措施。, http://www.100md.com(向跃学等)
【关键词】 脑外伤;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疗效;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055-02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以致公众活动渐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在交通运输业与建筑业等行业日渐发展的同时,导致高能量创伤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脑外伤发病率亦出现升高的势头,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探索有效的脑外伤治疗措施已是现今脑外科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8例脑外伤患者,在排除其他脑部疾患、其他躯体及精神疾患的基础上,告知患者家属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组(简称观察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组(简称对照组)。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3~71岁,平均(37.8±2.9)岁;外伤原因:交通意外18例,重物击伤8例,高处坠落3例;昏迷评分:采用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进行评价,其中低于5分10例,6~8分16例,9~12分3例;血肿情况:根据颅脑CT结果,硬膜下血肿12例,硬膜外血肿10例,混合型血肿7例。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15~78岁,平均(39.1±2.2)岁;外伤原因:交通意外16例,重物击伤8例,高处坠落5例;昏迷评分:低于5分8例,6~8分17例,9~12分4例;血肿情况: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0例,混合型血肿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昏迷评分、血肿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措施
(1)观察组:全麻下先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根据血肿情况或者脑挫裂的位置在颞顶部或额颞顶部做马蹄形切口,将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后,进行彻底止血,将硬脑膜采用放射状切开,取帽状腱膜片将硬脑膜腔做减压缝合[2]。术后留置硬膜外引流管,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如护脑、抗感染等,行该手术3个月后,在全麻下,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脑室穿刺点选择侧脑室三角区,置管深度7~9 cm,将管的腹腔端放入腹腔内,将其留置20~30 cm,而后将分流泵置于患者枕部,待部分脑脊液引流出后,观察颅内压下降后,可行钛网颅骨修补术[3]。(2)对照组:手术方法同“观察组”,仅并非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而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患者术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依据GO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与判定,依次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4]。总有效率=(良好例数+中残例数)/总例数×100%。
, http://www.100md.com
1.4 随访情况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1年,每6个月1次,主要通过电话以及门诊随访进行,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的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颅脑外伤创伤的规范化治疗以及标准化外伤大骨瓣减压的实施和推广,对于重型以及特重型的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其临床的救治率现今提高较为明显,但是由于外伤本身所导致的脑膨出、颅骨缺损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明显,而脑水肿与颅内感染是导致脑膨出的首要原因[4]。目前临床多选择手术干预,对于已有明确成因的脑积水患者若可及时祛除病因,应是最佳治疗措施[5]。一般而言,对于伴有重型颅脑损伤的外伤患者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待脑膜脑膨出消失后,即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6]。然而,现今临床发现此类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意识或神经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分流术后大多病例出现局部脑组织的坍陷,进而导致脑移位,从而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有关[7-9]。按照此方法进行治疗,可能会错过患者的最佳恢复期,因此,早期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应是脑外伤的有效治疗措施。, http://www.100md.com(向跃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