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康复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动态效果评价(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2.020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畸形,主要病理改变是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出现头颈转向患侧,脸转向对侧并后仰,患侧颈部可扪及一肿块,局部无红肿、压痛[1]。根据其病理分型和病变程度的不同,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针对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康复科就诊的4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经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系统综合康复治疗[2-3]。同时在治疗的前、中、后期进行超声检查跟踪随访,动态观察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24 d~1岁,均无明确的难产或产伤史,临床触诊患儿颈部均可扪及较明显肿块。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使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中低频探头(3.5~6.0 MHz),线阵高频探头(6.0~13.0 MHz)。对于不合作的患儿于检查前喂服10%的水合氯醛0.5 ml/kg,待患儿入睡后检查。
1.2.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小儿康复科经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联合平衡推拿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即在传统推拿的基础上增加了Mckenzie(麦肯基)力学技术而且增加了坐、卧位旋转牵伸法,二者互为一体的新型康复治疗方法。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采用直接扫查法进行多切面连续扫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