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2)
研究组(n=100) 97(97.0)*△ 1(1.0)*△ 2(2.0)*△*与对照组A比较,P<0.05;△与对照组B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在妇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等[3]。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一般是不孕、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有调查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为3%,35岁及35岁以上的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上升至23%,而绝经后的女性患病几率更高达31%,且通常50岁为女性患病的高峰期[4]。
子宫内膜息肉致病机制为:患者子宫内膜,特别是基底部内膜增生发展迅速,使得细胞组织出现凸起[5]。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传统的检查方式为B超,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两种,这种检测方法的依据为病灶对超声波的反射,得到的反射信号会对病灶进行大致的描述[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