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内风学说研究(1)
【摘要】 中风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机体内阴阳失调造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风学说认为中风的病因包括“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中风内风学说的发展和研究进展,旨在寻找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以更好地把握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丰富中风病的治疗方法,改善中风病患者预后。
【关键词】 中风; 内风; 发展;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6-015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6.078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逐渐考虑内在因素,明清时期,“内风学说”逐渐成熟和完善[1-3]。通过对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更好地把握中风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指导[4-5]。本文通过温习古今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中风内风学说进行如下综述。
1 中风与“风”邪的关系
中风是中国四大难证之首,发病骤急,病情复杂,变化较快,因而称之为“中风”。古代医家命名为“中风”,很明显可以看出其与风邪存在密切关系:(1)《素问·风论》所言:“风者,善变而数变”,可以看出以风邪为主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迅速、变幻无常、传变较快等特点,中风的疾病骤急、变化迅速和症见多端等特点与其基本一致[6-7]。(2)《素问·骨空论》记载:“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风邪为他邪致病的先导,热、寒、湿、燥等均依附于风而进一步侵袭人体。中风病机复杂,绝不限于“风邪”一种,还涵盖其它诸病邪,但是以风邪为先导[8-9]。(3)头部位于人体的上部,诸阳之会,因而风邪侵袭,容易伤于头。《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素问·调经论》记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均说明中风病变部位在于头。近代医家张寿甫、张山雷等人也总结出中风病机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也能够说明中风与风邪易侵袭部位一致[10-12]。
2 中风内风学说的发展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讨论,主要分为“外风”和“内风”两种。唐宋以前认为“外风”是造成中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丰富了外风学说,认为内虚邪中是主要病因,以“正虚邪恋”立论,治疗上以祛风通络为主,兼顾调气补虚[13-14]。内风学说是相对于外风学说而言的,在唐宋以后开始盛行,明清时期逐渐成熟。
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主要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有关[15]。《内经》中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不仅认识到了“外风”因素,而且考虑到了“内风”因素[16]。在唐宋以后,尤其是医学争鸣的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盛行,逐渐提出了主火论、主气论、主痰论、主虚论等。朱丹溪首先创立“痰热生风”说,认为“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17]。刘河间提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和“中风者,非外来风也,乃本气自病”[18]。李东垣认为中风与“正气自虚”有关。明清以后,“外风学说”已被完全否定,“内因学说”已成定论,认为中风发病均是内因导致,与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密切相关[19]。明代张景岳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薛己认为肝血肾精亏损是造成中风的根源,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对中风病的研究比较深入。清代叶天士认为“肝肾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而致肝阳鸱张,虚风内动,气血上逆而发为中风。”[20]王清任认为“亏损元气”是中风的本源。晚清的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人结合现代医学和《内经》,提出了“气血冲脑”的观点[21]。此时中风“内风学说”已经替代“外风学说”在中风病因病机中处于主导地位。
3 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进展
随着近代对中风的研究,人们对中风的病因病理认识更加深入,逐渐认识到中风病因时“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方面作用的结果。有学者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资料进行汇总,发现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3 d内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热证3种,发病4周后主要为痰热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4种,发病12周后主要为痰湿证、痰热证、气虚证和气虚血瘀证4种[22]。也有学者对中风病中医症候演变模式进行研究,发现中风病在风、火、痰、瘀等病因的作用下会表现出复杂的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情志刺激和劳累过度只是诱因,会导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生火,风火相煽,积痰成瘀,而肝阳暴亢是导致风、火、痰、瘀的始动因子[2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通过对中风的研究发现,炎性因子中IL-B、IL-6和TNF-X显著增高,在中风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火毒是造成中风病的主要原因,而现代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在中风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其中污染物会侵害人体,导致机体自清能力减弱,毒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后会造成血液失去其正常状态,而且影响生理功能,扰乱脏腑气机[24]。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污染物是造成中风病的一个重要外因,污染物伏于血中,蓄积化热,耗伤阴血,导致肝血不足,从而引起肾精亏损和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从而导致中风病发生[25]。
随着对中风病病机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内风学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在某些方面遇到了瓶颈,单纯的“内风学说”已经无法完全解释中风病的发病原因。有研究表明,外邪、内邪均与中风有关,如大秦艽汤、愈风汤、续命汤等都是内外同治之方。大量研究表明,从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加重从而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的角度出发,有感染病史与无感染病史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白蛋白均升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外风可以引动内风,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26]。因而需要将“内风”和“外风”有效结合,“内外相召”,从而深入探讨中风的病机。, http://www.100md.com(朱晨)
【关键词】 中风; 内风; 发展;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6-015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6.078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逐渐考虑内在因素,明清时期,“内风学说”逐渐成熟和完善[1-3]。通过对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更好地把握中风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指导[4-5]。本文通过温习古今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中风内风学说进行如下综述。
1 中风与“风”邪的关系
中风是中国四大难证之首,发病骤急,病情复杂,变化较快,因而称之为“中风”。古代医家命名为“中风”,很明显可以看出其与风邪存在密切关系:(1)《素问·风论》所言:“风者,善变而数变”,可以看出以风邪为主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迅速、变幻无常、传变较快等特点,中风的疾病骤急、变化迅速和症见多端等特点与其基本一致[6-7]。(2)《素问·骨空论》记载:“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风邪为他邪致病的先导,热、寒、湿、燥等均依附于风而进一步侵袭人体。中风病机复杂,绝不限于“风邪”一种,还涵盖其它诸病邪,但是以风邪为先导[8-9]。(3)头部位于人体的上部,诸阳之会,因而风邪侵袭,容易伤于头。《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素问·调经论》记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均说明中风病变部位在于头。近代医家张寿甫、张山雷等人也总结出中风病机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也能够说明中风与风邪易侵袭部位一致[10-12]。
2 中风内风学说的发展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讨论,主要分为“外风”和“内风”两种。唐宋以前认为“外风”是造成中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丰富了外风学说,认为内虚邪中是主要病因,以“正虚邪恋”立论,治疗上以祛风通络为主,兼顾调气补虚[13-14]。内风学说是相对于外风学说而言的,在唐宋以后开始盛行,明清时期逐渐成熟。
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主要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有关[15]。《内经》中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不仅认识到了“外风”因素,而且考虑到了“内风”因素[16]。在唐宋以后,尤其是医学争鸣的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盛行,逐渐提出了主火论、主气论、主痰论、主虚论等。朱丹溪首先创立“痰热生风”说,认为“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17]。刘河间提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和“中风者,非外来风也,乃本气自病”[18]。李东垣认为中风与“正气自虚”有关。明清以后,“外风学说”已被完全否定,“内因学说”已成定论,认为中风发病均是内因导致,与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密切相关[19]。明代张景岳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薛己认为肝血肾精亏损是造成中风的根源,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对中风病的研究比较深入。清代叶天士认为“肝肾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而致肝阳鸱张,虚风内动,气血上逆而发为中风。”[20]王清任认为“亏损元气”是中风的本源。晚清的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人结合现代医学和《内经》,提出了“气血冲脑”的观点[21]。此时中风“内风学说”已经替代“外风学说”在中风病因病机中处于主导地位。
3 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进展
随着近代对中风的研究,人们对中风的病因病理认识更加深入,逐渐认识到中风病因时“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方面作用的结果。有学者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资料进行汇总,发现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3 d内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热证3种,发病4周后主要为痰热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4种,发病12周后主要为痰湿证、痰热证、气虚证和气虚血瘀证4种[22]。也有学者对中风病中医症候演变模式进行研究,发现中风病在风、火、痰、瘀等病因的作用下会表现出复杂的症状,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情志刺激和劳累过度只是诱因,会导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生火,风火相煽,积痰成瘀,而肝阳暴亢是导致风、火、痰、瘀的始动因子[2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通过对中风的研究发现,炎性因子中IL-B、IL-6和TNF-X显著增高,在中风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火毒是造成中风病的主要原因,而现代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在中风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其中污染物会侵害人体,导致机体自清能力减弱,毒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后会造成血液失去其正常状态,而且影响生理功能,扰乱脏腑气机[24]。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污染物是造成中风病的一个重要外因,污染物伏于血中,蓄积化热,耗伤阴血,导致肝血不足,从而引起肾精亏损和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从而导致中风病发生[25]。
随着对中风病病机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内风学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在某些方面遇到了瓶颈,单纯的“内风学说”已经无法完全解释中风病的发病原因。有研究表明,外邪、内邪均与中风有关,如大秦艽汤、愈风汤、续命汤等都是内外同治之方。大量研究表明,从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加重从而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的角度出发,有感染病史与无感染病史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白蛋白均升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外风可以引动内风,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生[26]。因而需要将“内风”和“外风”有效结合,“内外相召”,从而深入探讨中风的病机。, http://www.100md.com(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