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色素内镜诊治结直肠广基隆起性病变的价值研究(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6月经笔者所在医院内镜室结肠镜检出广基隆起性病灶并且病变≤2.0 cm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5~78岁,平均(53.4±11.2)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变>2.0 cm或黏膜下肿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凝血功能异常且不能改善者等。
1.2 方法
结肠镜检查中发现可疑隆起病灶,首先在普通白光下观察,进行形态学分类,可分为隆起型(Ⅰ型,可分为有蒂Ⅰp、亚蒂Ⅰps和广基Ⅰs)、平坦型(Ⅱ型,可分为表面隆起Ⅱa、表面平坦Ⅱb、表面凹陷Ⅱc和侧向发育型,LST)两种[2];发现Ⅰs、Ⅱ型病变纳入研究,对于Ⅰs型、Ⅱ型病变转换成NBI结合ZOOM模式放大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病灶表面腺管开口分型(pit pattern)根据Kudo标准判断[3]。术前根据腺管开口分型以及超声内镜(EUS)检查,分别评估浸润深度[黏膜层(m)、黏膜下浅层(sm1)、黏膜下深层(sm2~sm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