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
编号:13642307
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5
     【摘要】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诊的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接诊的无排斥反应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皆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会明显升高,这可能与患者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有关,为此临床需加强重视。

    【关键词】 肾移植; 亚临床; 排斥反应; 血清; 白细胞介素

    中图分类号 R69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1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5.062

    肾移植属于近几年比较广泛应用开来的临床手术,以往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较多,但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不断发展,急性排斥反应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典型反应越来越少。不过,从相关研究报告来看,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使得无明显症状的亚临床排斥反应时有发生[1]。为了进一步控制这类反应发生,就要对其进行临床研究,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接诊的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诊的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接诊的无排斥反应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入选患者原发病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且为首次采取肾移植,血型相容;经淋巴细胞毒性测验显示均为5%,而且术后皆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0~65岁,平均(46.7±5.2)岁。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62岁,平均(47.6±5.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肾移植术后皆予以随访,随访时间皆为1年,其中术后3个月每周一次,3~6个月半个月一次,6个月后每个月一次。根据随访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皆予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进行检测。操作方法为,取患者5 ml肘静脉血,于室温下放置0.5 h后,采取高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对细胞因子进行检查,检查过程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与说明书执行。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内每个月末检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水平,最终取平均值纳入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肾移植在近几年的应用越来越明显,其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逐渐受到广大医生与患者的喜爱。此外,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应用,使得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特别是典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笔者翻阅相关文献研究显示,无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加强重视。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除了无明显症状,其血肌酐升高也不显著,若无法及时诊断与治疗,则可能进展为慢性排斥反应或急性排斥反应,从而威胁患者身心健康[2]。基于此,加强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以往多采取移植肾活检处理,但具有一定风险,有可能引发移植肾破裂或出血。予以影像学检查与生化指标检查,可促进临床诊断,尤其是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一种判定指标[3]。

    本次研究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2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期接诊的无排斥反应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皆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IL-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有报道针对28例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30例无排斥反应患者对照研究,皆予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水平,结果显示排斥反应组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体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皆明显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在IL-2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远林等[4]学者针对68例肾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接待的正常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68例肾移植术患者根据术后有无亚临床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15例)与无排斥组(53例),对三组对象皆进行白细胞介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排斥组、无排斥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排斥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要明显高于无排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显示正常人体内的Th1与Th2细胞功能处于动态平衡,若进行肾移植手术后,则可能出现Th1细胞功能上调,而Th2细胞功能下调趋势,这样就可能开启排斥反应之旅。IL-2属于Th1型细胞因子,而IL-6、IL-8、IL-10属于Th2型细胞因子,IL-2已经被证实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本次研究及同类研究中显示其在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中含量与无排斥反应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而IL-6、IL-8、IL-10对比则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亚临床排斥反应中Th1细胞因子不敏感,而Th2细胞因子敏感性很强。分析原因可知,IL-6可促进B细胞与T细胞增殖及分化,同时诱导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IL-8可由单核细胞刺激后大量分泌,并作为趋化因子,其免疫调节作用很强,IL-10则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因子,对细胞克隆引发的细胞因子起到抑制作用,并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参与炎症及肿瘤免疫应答。

    综上所述,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会明显升高,这可能与患者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有关,为此临床需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智,陈洁.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669-2670.

    [2]刘小友,徐健.Micro-RNA-223参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10):1121-1123.

    [3]董震,孙立江,李延江,等.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mRNA监测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6(6):801-802.

    [4]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等.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干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4):8618-8622.

    (收稿日期:2015-01-17) (编辑:金燕), http://www.100md.com(王明君)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