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美容瘦身 > 明会红专栏 > 乳房整形
编号:13639864
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乳房整形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9
     【摘要】 目的:对应用乳房整形技术对罹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罹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乳房整形保乳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乳房外观效果、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乳腺癌症状消失时间和手术后恢复治疗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乳腺癌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手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房整形技术对罹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乳房整形;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60-03

    随着我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与以往比较都有了显著性改善,现在对于一些病情处于早期阶段的乳腺癌疾病患者,通过乳腺癌保乳手术方式一样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1-3]。如何选择保乳手术的切口和术后如何修复乳腺缺损,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性问题[4]。本次对罹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应用乳房整形技术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罹患乳腺癌疾病的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76岁,平均(53.7±1.5)岁;已婚15例,未婚9例;已产33例,未产11例;乳腺癌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4.1±0.6)个月;治疗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8岁,平均(53.5±1.6)岁;已婚16例,未婚8例;已产15例,未产9例;乳腺癌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4.3±0.5)个月。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乳房整形保乳手术方式实施治疗,具体内容包括,(1)切口选择:以乳房体积、下垂程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对手术的切口进行选择,肿瘤位于乳房的上半部位置的患者应该选择弧形或平行四边形切口;肿瘤处于乳房下半部分位置的患者应该选择放射形或是“J”形切口。(2)切除范围:操作过程中将肿瘤周围1~1.5 cm的正常乳腺组织也应该一并切除,包括乳房切缘内外和上下部,基底部和表面部位应该以缝线的方式进行明确的标记,在手术操作进行的过程中,将切除组织实施冰冻切片处理后送检,对各个边缘位置是否有仍然有肿瘤组织残留进行确认。如果切缘的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切除范围需要再次扩大,直到切缘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为止。(3)淋巴结处理:用美蓝示踪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取出淋巴结应冰冻并送检,淋巴结转移患者,则对Ⅰ、Ⅱ、Ⅲ级淋巴结实施清扫处理;无转移患者,仅对Ⅰ、Ⅱ级淋巴进行清扫。(4)乳腺修复:用乳房整形技术对乳腺的缺损进行修复,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皮瓣或者脂肪筋膜瓣转移方法、乳腺组织腺蒂瓣转位法、背阔肌肌瓣法、双环缩乳成型法、残留腺体直接缝合方法等几种类型,具体选择由操作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5-9]。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乳腺缺损修复处理,其他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3 乳房外观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1)乳房外形和对称性:双边一致计4分,基本对称计3分,略微不对称计2分,明显畸形计1分;(2)表明平整度:无凹陷计4分,微有凹陷计3分,能明显察觉到凹陷计2分,凹陷特别明显计1分;(3)皮肤:质地和弹性与正常皮肤无差异计4分,略有改变计3分,触摸感觉弹性减弱计2分,有水肿等症状出现计1分;(4)皮肤色泽:无显著改变计4分,改变程度不明显计3分,有轻度色素沉着计2分,明显的色素沉着计1分;(5)乳头横移:无位移计4分,位移1.5 cm以内计3分,位移3.0 cm以内计2分,位移3 cm以上计1分;(6)乳头纵移:标准同(5);(7)切口瘢痕:正面看不到计4分,与正常皮肤颜色略有差异计3分,有明显差异计2分,瘢痕粗大计1分。总分不足20(含)分为差,超过20分不足25分(含)为可,超过25分不足30分(含)为良,超过30分为优[10]。及格=优+良+可。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效果、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乳腺癌症状消失时间和手术后恢复治疗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乳房外观效果

    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效果总及格率达70.8%;在乳房修复保乳手术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效果总及格率达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围手术期内的不良反应

    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0.8%;在乳房修复保乳手术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乳腺癌症状消失时间和手术后恢复治疗时间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手术后(6.14±0.82)d乳腺癌症状消失,该组手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9.96±1.24)d;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手术后(4.02±0.56)d乳腺癌症状消失,该组手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6.37±0.8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tp://www.100md.com(李如杰等)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美容瘦身 > 明会红专栏 > 乳房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