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9期
编号:13063203
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9期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后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对并发症的认识率、遵医嘱用药率、合理饮食率、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后;其干预后的回避、屈服、SAS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因为认知行为干预首先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和肌肉放松训练来改变患者以往错误的认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进而会采用理智的思维来面对所患疾病,更好地调节自我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出现,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6-7]。再通过健康教育的落实,使每一位患者能够基本掌握其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8]。

    因此,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来说,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其理性的应对,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羽,王旭斐,楊秀华.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30-31.

    [2]周桂霞,刘建军,张丽萍,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29-831.

    [3]刘丽,安丽伟,刘璐,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血液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3):625-626.

    [4]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5陈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37-839.

    [6]黄丽,赖静.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2):309-311,314.

    [7]刘丽,矫健梅,安丽伟,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5A):1230,1232.

    [8]王新歌,樊少磊,张守梅,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44,746.

    (收稿日期:2016-11-23), http://www.100md.com(常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