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30期
编号:13217787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56例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近两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鼻内镜下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通气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患者56例作为参考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与治愈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能够快速止血,同时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势,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鼻内镜; 难治性鼻出血; 鼻腔填塞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185-02

    难治性鼻出血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由于鼻腔结构复杂精细,同时储蓄部位隐蔽,因此治疗难度较大。无论是传统的鼻腔气囊、填塞或水囊压还是现代微波、激光治疗效果都不明显,患者仍会出现反复间断出血或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治疗效果不佳[1-2]。近年来鼻内镜等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鼻内镜具有视野广、照明强、清晰度高等优势,能够对出血点准确查明,从而使临床填塞止血或者局部烧灼时效果更佳,为了对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鼻内镜下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2~38岁,平均27.35岁,就诊时出血时间1~5 d,病程1~6年,均为单侧鼻出血,患者均到笔者所在医院或其他医院多次接受前后鼻孔填塞、微波、激光灯方法治疗,效果不佳;选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56例采用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患者作为参考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12~40岁,平均28.12岁,就诊时出血时间1~6 d,病程0.5~6年,排除肝、肾功能不全、鼻腔肿物、血液系统疾病或外伤导致的鼻出血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就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在患者情绪稳定后对其病史进行初步询问,了解其出血量、出血速度、鼻腔前部或后段出血和出血侧鼻腔,询问患者是否有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等疾病,是否使用过抗凝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患者仰卧,消毒铺巾后,在鼻内镜下对鼻腔内的血凝块进行清除,对鼻腔进行麻醉,采用1%丁卡因5 ml加萘甲唑啉5 ml的棉片进行3次收敛麻醉,每次5 min。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后,按照先鼻底、后鼻腔,先前向后的原则,边吸边检查,从而使鼻腔结构能够充分暴露,必要情况下可对中、下鼻甲骨折移位。若治疗时患者鼻出血,则可观察棉片取出时是否有血迹以及位置,从而对血流的部位和方向进行推断;若治疗时患者鼻出血停止,在寻找出血点时按照下鼻道、中鼻道、鼻中隔、嗅裂、后鼻孔缘、蝶筛隐窝等顺序进行,鼻内镜下见鼻腔黏膜出现“灯塔征”隆起或者粟粒状样突起表现,用钝吸引头对突起进行轻微刺激,使其出血即可明确出血点[3-4]。在找到出血点后,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5]。用75%酒精对出血同侧面颊皮肤进行擦拭,使用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HP-Ⅱ型五官射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仪粘贴式负极紧贴擦拭部位,强度选择2~3档,时间手控为2~3 s[6]。使用带吸头射频治疗头同时进行吸血和电凝,对出血点环2~3 mm部位黏膜进行电凝,在黏膜发白后,对出血点进行烧灼。烧灼完成后采用可吸收的明胶海绵填塞保护创面,为了增加保护效果,可在海绵上涂抹四环素眼膏。参考组患者采用前、后鼻孔填塞凡士林纱条治疗,体位与麻醉方法与观察组相同,医生对患者咽部和鼻腔进行检查,对患者鼻前孔以及咽后壁两侧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从而明确出血侧,麻醉完成后,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前鼻孔填塞,若鼻孔和咽后壁未出现血流则确定出血部位,若仍有血流,则需要同时对后鼻孔进行填塞。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止血和抗生素对症治疗。并住院3 d观察效果[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对患者進行为期4周随访,观察其再出血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疗效判定标准[8]:患者出院时行鼻内镜检查未发现鼻腔渗血、出血,在术后6个月内相同区域未出现出血则为治愈。治疗6个月内有再出血发生或者出血加重,经检查发现原出血部位的黏膜出现明显血管断端或者扩张,对出血部位黏膜轻轻碰触即出血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出现再出血1例,治愈55例,再出血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8%、98.2%,参考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出现再出血18例,治愈38例,再出血率和治愈率分别为32.1%、6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1例嗅觉减退,并发症发生率为1.8%,参考组患者术后6例患者出现强烈鼻痛、2例头胀,随访半年内出现3例鼻腔粘连、3例嗅觉减退,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http://www.100md.com(郑仲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