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800
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
     【摘要】 目的:分析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与36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设为A组,将难治性贫血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骨髓形态差异在鉴别诊断相关指标中的差异。结果:经过骨髓形态差异鉴别诊断,A组患者出现红系病态、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占比分别为5.56%、19.44%、2.78%,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58.33%、72.22%、88.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准确呈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两种疾病骨髓形态的差异,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值得普及。

    【关键词】 骨髓形态差异; 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 难治性贫血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035-03

    巨幼细胞性贫血指的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或者由药物引起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形成的大细胞性贫血,在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1]。难治性贫血指的是外周血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均减少的克隆性疾病,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血细胞形态异常、病态造血导致造血功能异常,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临床医学上也较为常见[2]。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两种疾病均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和外周血涂片结果极为相似,均以发热、牙龈频繁出血、面色苍白、消化系统紊乱、反胃、恶心、厌食等临床症状为主,使得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出现较大困难,在诊断方式选择不当的情况下,极可能出现误诊,影响患者的治疗与生命健康[3-4]。骨髓形态差异的鉴别诊断效果极佳,本文就骨髓形态差异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与36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设为A组,将难治性贫血患者设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女19例,男17例;年龄26~59岁,平均(48.24±1.13)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52±1.49)年。B组:女18例,男18例;年龄27~61岁,平均(48.85±1.07)岁;病程7个月~4.5年,平均(3.27±1.7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相應疾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使用髂后上棘穿刺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帮助患者取侧卧位,取患者的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位置作为标记点进行穿刺点的标记;先对患者穿刺位置的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随后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为患者进行穿刺部位皮肤、皮下、骨膜的局部麻醉;用穿刺固定器进行穿刺部位的固定,抽取0.1~0.2 ml的骨髓作为标本并进行骨髓涂片。选取远端指静脉为两组患者进行外周血均采: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为患者的采血部位进行擦拭,待擦拭干燥后进行采血部位的皮肤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采集的血样收集至载玻片上并进行外周血涂片。

    1.2.2 标本制备 向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滴加定量的瑞氏染液,持续浸染1 min;随后滴加定量PBS缓冲液进行染液的稀释,PBS缓冲液的pH值为6.4;使用吹气球将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上的瑞氏染液和缓冲液吹匀;静置骨髓涂片染色30 min左右,静置外周血涂片染色15 min左右;待染色成功后,使用流水将涂片上的浮液直接洗去并晾干。

    1.3 观察指标

    使用显微镜对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进行观察:先用低倍镜进行涂片整体概况的浏览,再用高倍镜选定染色良好的区域,随后用油镜进行涂片详细观察;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主要对各系细胞的形态红系病态、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进行详细观察。

    1.4 诊断标准

    (1)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存在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的病因及临床症状;骨髓出现巨幼型改变,没有其他病态造血状况;外周血出现大细胞性贫血(MCV>100 fl),中粒细胞核出现过多分叶现象,5叶者超过5%或者出现6叶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80 pg/ml,红细胞叶酸水平<100 ng/ml,血清叶酸水平降低<3.56 ng/ml;试验性治疗有效。(2)难治性贫血诊断标准:骨髓象原始细胞<5%,一系病态造血,环状铁粒幼细胞<15%,病态造血细胞占原系细胞10%或者更高;外周血原始细胞<1%,持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6个月,出现一系或者多系血细胞减少现象,血小板(BPC<100×109/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红细胞(Hb<110 g/L)、网织红细胞均多有减少;其他可能引起病态造血、血细胞减少的造血疾病或非造血疾病予以排除。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出现红系病态、粒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占比分别为5.56%、19.44%、2.78%,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58.33%、72.22%、88.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两种疾病均起病隐匿,贫血为其最明显且主要的临床症状,均具备外周血单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象中红细胞系统活跃或增生现象明显、血涂片出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等,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带来重重困难,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影响极大,在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死亡[5-7]。, http://www.100md.com(张大燕 张桂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