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2)
3 讨论在现代医学技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放化疗、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方法等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感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来越多[4]。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来讲,其病原体种类较多,如衣原体、支原体、病毒、深部真菌及细菌等,临床中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结合具体的病原体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5]。所以在临床中就需要及早明确病原体种类和感染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指导,以便对感染及时控制。
目前临床中在诊断细菌感染时,金标准为培养和鉴定细菌。通过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同时根据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菌治疗进行指导,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疾病康复[6]。但是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并不理想,特别是全身感染。除此之外,在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时,所需时间较长,在临床抢救重症感染患者时,并不适用[7]。
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发现可以将血清降钙素原当成脓毒症、炎症的血清标志物。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