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具体如下:康复治疗师按照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锻炼方案,避免锻炼方式过于复杂,确保患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康复锻炼中。对于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需要应用机械牵拉方式开展锻炼[4]。对于年龄≥5岁的患儿,在康复锻炼中应用关节矫正器具,开展辅助性牵拉锻炼[5]。同时注重患儿的稳定性训练,增加坐位训练难度和站立体位训练难度,以免关节挛缩,提升患儿治疗效果[6]。针对伴发痉挛的患儿,必须开展负重训练,合理控制肌肉张力,同时开展运动锻炼。患儿康复训练的具体时间为0.5 h/d,10 d为1个疗程,共训练10个疗程。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基础能力改善情况。
基础能力包括智力发育、独立性及运动能力。运动能力采用粗大运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价。评估量表共包含88项,涉及患儿卧位、翻身、坐位、爬跪、行走等运动发育,总分264分,评分越低,表示患儿运动能力越低[7]。独立性采用独立性评测量表进行评价,共包含18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评分为1~7分,总分126分,评分越低,表示独立性越差。智力发育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5个能区:动作能、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判定标准如下:小于25分:极重度发育迟缓;25~39分:重度发育迟缓;40~54分:中度发育迟缓;55~75分:轻度发育迟缓;76~85分:边缘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