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关系研究
摘要: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由冠状动脉狭窄、粥样硬化引起,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血清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通过抑制脂质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并清除氧自由基,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硬化,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即冠状动脉越狭窄血清胆红素浓度越降低。本文综述了目前血清胆红素抗氧化作用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血清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83-01
近年来,人们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不断加深,冠心病防治策略也不断进步。通过前瞻性研究和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衡量,一般认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锻炼缺乏等,但是最近研究结果表明,胆红素降低也是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诱因。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血清胆红素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代谢产物,最近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bilirubin)有很强的抗氧化的能力,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人体在血清胆红素、辅酶Q10、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消耗殆尽时,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 rotein,LDL)就会转化为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modified LDL, ox-LDL),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狭窄。血清胆红素水平一旦降低,其保护冠状动脉不被硬化的作用就减小,因此,普遍认为胆红素降低是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需要给与足够重视并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找到解决冠心病的新方法。
, 百拇医药
1 血清胆红素
胆红素是人体内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基本上人体内70%-80%的胆红素来自血红蛋白。人体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细胞识别及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细胞中,血红蛋白除去珠蛋白然后得到血红素,血红素经细胞微粒体的血红素氧合酶作用,释放一氧化碳、铁,生成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由NADPH供给氢原子从而最终形成胆红素。胆红素进入血液,结合血浆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在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形成结合胆红素,其余由肠肝循环排泄。正常人体中血清胆红素浓度很低,约为0.1-1毫克每100毫升,且其中95%是非结合胆红素。
上述代谢过程的意义多年来认为仅在于清除体内衰老红细胞,胆红素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毒物而必须排除,但是进来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是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生理抗氧化剂,可以占到机体抗氧化能力的30%左右。比目前已知的VitC和VitE等抗氧化剂更为有效的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少LDL氧化修饰,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 百拇医药
2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危险性的临床研究
1994年,Schwertner等在对887例美国男性飞行员的冠脉造影结果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进行回顾分析时,发现不管采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总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了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接着,Hopkins通过研究一组早起家族冠心病患者,发现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对冠心病所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重、糖尿病、高血压、血浆LDL-C及HDL-C、甘油三酯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之后,发现,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有着独立负相关的关系。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chwertner的发现。此外,Breimer等还发现,有周围动脉硬化的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较低。上述结论都能够表明,胆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3 血清胆红素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
3.1 胆红素的生理性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胆红素类似于谷胱甘肽,是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发挥抗氧化活性。人体循环系统不同形式存在的胆红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胆红素的供氢活性决定了其抗氧化活性。α、β、γ、δ都能够很好的清除过氧自由基,每分子可以结合2分子的HO2,防止LDL过氧化。胆红素中的延伸共轭双键体系和活性氧原子可以阻止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同类型的胆红素如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以及未结合的胆红素都能够有效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损害,进而保护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对抗氧化损伤。
, 百拇医药
3.2 胆红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胆红素很大部分仅仅结合在白蛋白上面,可以有效增强胆红素的抗氧化活性,更有利于胆红素的转运。出现在炎症渗出液中的白蛋白,携带胆红素穿过血管壁进入巨噬细胞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部位发挥重要的抗氧化作用,抑制了动脉壁内皮下间隙内大部分的LDL的氧化修饰。
4 血清胆红素保护冠状动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引发冠心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还未确定,浓度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解释清楚。二是维持较高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对于防治冠心病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胆红素在抗氧化机理上面与维生素E或C基本功效一致。体内LDL氧化修饰可以提高氧化应激水平,干预LDL的氧化修饰会降低冠心病的产生与发展。已经通过实例表明,人工增加机体血红素氧化酶活性可以提高血清胆红素水平。三是运用基因方法治疗胆红素反应缺少实践经验。提升胆红素水平的主要基因已经被证实,可以运用基因方法修复基因的遗传缺陷,从而将胆红素水平升高到能够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四是胆红素在防止氧化损伤这一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证据不够充分。有学者表示,胆红素并不一定会抗LDL氧化,仅仅是一种细胞保护类型的抗氧化剂,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到胆红素与人体内内源性抗LDL的活性的关系,已经发现另外有一些氧化剂能够有效维持LDL的完整性,也许还存在一些并未发现的相关因素。
, http://www.100md.com
5 总结
胆红素作为重要的、有效地内源性抗氧化物,通过防止LDL氧化修饰,保护脂质和脂蛋白不发生氧化,减少动脉损伤以及粥样斑块的产生,减少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研究显示,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减低时,机体就会丧失保护防止氧化的功能,从而引发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斌,李新,张曼,秦龙飞.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02).
[2] 宋美萍,卢耀生.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
[3] 孙全格,童文玲,武文,郑强荪,柳荫,薛玉生.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J].心脏杂志,2003,15(5)., 百拇医药(李晓妹 杨波)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血清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83-01
近年来,人们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不断加深,冠心病防治策略也不断进步。通过前瞻性研究和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衡量,一般认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锻炼缺乏等,但是最近研究结果表明,胆红素降低也是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诱因。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血清胆红素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代谢产物,最近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bilirubin)有很强的抗氧化的能力,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人体在血清胆红素、辅酶Q10、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消耗殆尽时,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 rotein,LDL)就会转化为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modified LDL, ox-LDL),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狭窄。血清胆红素水平一旦降低,其保护冠状动脉不被硬化的作用就减小,因此,普遍认为胆红素降低是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需要给与足够重视并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找到解决冠心病的新方法。
, 百拇医药
1 血清胆红素
胆红素是人体内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基本上人体内70%-80%的胆红素来自血红蛋白。人体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细胞识别及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细胞中,血红蛋白除去珠蛋白然后得到血红素,血红素经细胞微粒体的血红素氧合酶作用,释放一氧化碳、铁,生成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由NADPH供给氢原子从而最终形成胆红素。胆红素进入血液,结合血浆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在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形成结合胆红素,其余由肠肝循环排泄。正常人体中血清胆红素浓度很低,约为0.1-1毫克每100毫升,且其中95%是非结合胆红素。
上述代谢过程的意义多年来认为仅在于清除体内衰老红细胞,胆红素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毒物而必须排除,但是进来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是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生理抗氧化剂,可以占到机体抗氧化能力的30%左右。比目前已知的VitC和VitE等抗氧化剂更为有效的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少LDL氧化修饰,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 百拇医药
2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危险性的临床研究
1994年,Schwertner等在对887例美国男性飞行员的冠脉造影结果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进行回顾分析时,发现不管采用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总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进而提出了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接着,Hopkins通过研究一组早起家族冠心病患者,发现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对冠心病所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重、糖尿病、高血压、血浆LDL-C及HDL-C、甘油三酯以及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之后,发现,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有着独立负相关的关系。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chwertner的发现。此外,Breimer等还发现,有周围动脉硬化的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较低。上述结论都能够表明,胆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3 血清胆红素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
3.1 胆红素的生理性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胆红素类似于谷胱甘肽,是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发挥抗氧化活性。人体循环系统不同形式存在的胆红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胆红素的供氢活性决定了其抗氧化活性。α、β、γ、δ都能够很好的清除过氧自由基,每分子可以结合2分子的HO2,防止LDL过氧化。胆红素中的延伸共轭双键体系和活性氧原子可以阻止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同类型的胆红素如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以及未结合的胆红素都能够有效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损害,进而保护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对抗氧化损伤。
, 百拇医药
3.2 胆红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胆红素很大部分仅仅结合在白蛋白上面,可以有效增强胆红素的抗氧化活性,更有利于胆红素的转运。出现在炎症渗出液中的白蛋白,携带胆红素穿过血管壁进入巨噬细胞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部位发挥重要的抗氧化作用,抑制了动脉壁内皮下间隙内大部分的LDL的氧化修饰。
4 血清胆红素保护冠状动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引发冠心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还未确定,浓度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解释清楚。二是维持较高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对于防治冠心病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胆红素在抗氧化机理上面与维生素E或C基本功效一致。体内LDL氧化修饰可以提高氧化应激水平,干预LDL的氧化修饰会降低冠心病的产生与发展。已经通过实例表明,人工增加机体血红素氧化酶活性可以提高血清胆红素水平。三是运用基因方法治疗胆红素反应缺少实践经验。提升胆红素水平的主要基因已经被证实,可以运用基因方法修复基因的遗传缺陷,从而将胆红素水平升高到能够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四是胆红素在防止氧化损伤这一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证据不够充分。有学者表示,胆红素并不一定会抗LDL氧化,仅仅是一种细胞保护类型的抗氧化剂,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到胆红素与人体内内源性抗LDL的活性的关系,已经发现另外有一些氧化剂能够有效维持LDL的完整性,也许还存在一些并未发现的相关因素。
, http://www.100md.com
5 总结
胆红素作为重要的、有效地内源性抗氧化物,通过防止LDL氧化修饰,保护脂质和脂蛋白不发生氧化,减少动脉损伤以及粥样斑块的产生,减少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研究显示,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减低时,机体就会丧失保护防止氧化的功能,从而引发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斌,李新,张曼,秦龙飞.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02).
[2] 宋美萍,卢耀生.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
[3] 孙全格,童文玲,武文,郑强荪,柳荫,薛玉生.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J].心脏杂志,2003,15(5)., 百拇医药(李晓妹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