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574240
株洲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2012年第5期
     摘要:目的:了解株洲地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致病菌分布特点与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本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非发酵菌感染患者170例为对照研究,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结果: (1)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主要引起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COPD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非非发酵菌以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居多,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多分布于呼吸内科29.0%、神经内科19.1%。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氟喹诺酮类、头孢吡肟、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2)有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反复感染,长期激素使用、高龄和院外联合长期使用抗生素是非发酵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发酵菌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地位应受到重视,控制危险因素对防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34-02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医院外或住院48 h内发生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老年及儿童患者及其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2]。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支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为主[3]近年来非发酵菌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检出率较为常见[4],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株洲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80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特及药物敏感性、非发酵菌致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及感染危险因素选择:株洲市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细菌1024株,非发酵菌362株,分离率35.4%,其中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92株,占25.4%。
, 百拇医药
    选择其中连续2次呼吸道标本培养为同一非发酵菌CARTIs病例80例,年龄2岁~99岁,平均年龄58.7±13.2岁,其中男48例,女32例。同期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非非发酵菌170例,年龄4月~80岁,平均年龄41.2±10.6岁。分析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选首次培养阳性非发酵菌株共262株(排除同一病例相同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

    1.2 菌株来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下呼吸道标本262株,非发酵菌92株,占35.1%,非非发酵菌株170株,占649%。用细菌生化鉴定法分析菌种,细菌药敏纸片为湖南省天地人公司产品,包括18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药敏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6年版标准判断。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学检验。组间率比较用χ 2检验,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a=0.05为统计学检验水准。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构成:262株下呼吸道标本菌株主要来自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中心ICU、儿科。见表1。非发酵菌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42株)为主,占45.7%(42/92),其次是不动杆菌属,非非发酵菌株以肺炎链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见表1、2。

    表1 细菌性肺炎患者科室分布

    2.2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疾病构成: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COPD是社区获得性非发酵菌感染的主要疾病谱。而非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以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和恶性肿瘤性疾病为主,见表3。

    2.3 主要非发酵菌的药敏情况: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氟喹诺酮类、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敏感性较好,其他不动杆菌属对上述药物敏感性稍低于鲍曼不动杆菌,见表4。
, 百拇医药
    表2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主要菌株构成

    表3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基础疾病构成

    表4 CAP主要非发酵菌的药物敏感性(%)

    续表

    2.4 致非发酵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反复感染,长期激素使用、高龄和院外联合长期使用抗生素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详见表5。

    表5 社区获得性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的各种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其次为各种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表明在社区获得性非发酵菌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仍然是以常见的病原菌为主[5]。非非发酵菌分离率最高的是肺炎链球菌(24.7%),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8.8%),可能是由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不同导致的差异;此外,在临床各科室中,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中心ICU是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分别占29.0%、19.1%和16.4%,其中呼吸科最高,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多首诊于呼吸科,且呼吸科医师注重呼吸道标本的检查,从而获得较高的标本培养阳性率有关[6]。从基础疾病构成看,社区获得性非发酵菌感染多以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COPD为主,严重肺部基础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和肺囊肿多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7]。而社区获得性非非发酵菌感染的病例中,细菌检出率最高的是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多。

    社区获得感染的非发酵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均敏感(10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敏感性也达到90%以上,对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表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百拇医药(陈宇,颜又新,刘双柏,周钰,高燕,熊佳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