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世界多极变换中国一路走“高”
2011年2月12日,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三篇关于1980-2008年间、全球25岁以上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和血脂)变化趋势的荟革分析。这是全球首次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长期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负责这项研究的慢性病代谢危险因素全球负担合作小组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199个国家的资料。
《柳叶刀》杂志还专门配发了编者按,并同期发表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两位教授索尼娅,阿南德(Sonla SAnand)和萨利姆·优素福(salim Yusuf)撰写的评论。
这项研究有哪些主要发现?近三十年来全球三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如何?我国控制三大危险因素可从其他国家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所长武阳丰。
《健康管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为什么这项研究将重点放在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和血脂这三个因素上面?
, 百拇医药
武阳丰:心血管疾病的三大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超重和肥胖是更上游的危险因素,可能升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会增高糖尿病等其他环节的患病风险,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更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三者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来改变或者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改善。
因此,了解上述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健康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年来三大危险因素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如何?
武阳丰:近三十年来,平均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在几乎所有国家中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变化,在高收入国家人群中显著下降,在中等收入国家人群中基本持平,而在低收入国家人群中显著上升;平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除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有升高趋势外,世界其他地区普遍呈下降趋势。
, 百拇医药
《健康管理》:那么,我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武阳丰:虽然上述研究没有提供关于具体国家的数据,但据地域划分判断,我国处于东亚,属于文中分类的中低收入国家,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在上升。关于身体质量指数全球变化的文中明确提到。“中国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上升(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虽然除身体质量指数外,该研究对于我国的数据收集很不全面,但我国已有大量可靠的全国性调查资料,不参考该项研究资料,我们也能得出结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均显著升高,且目前仍在快速上升。
《健康管理》:从研究结果来看,在过去30年问,一方面,发达国家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一方面,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却不断升高。一得一失,原因何在?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7又有哪些值得警惕的教训?
, http://www.100md.com
武阳丰:发达国家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控制得好,得益于他们多年来对这两个危险因素的高度重视,制定防治策略和规划,开展大量人群与高危策略并举的防治行动。身体质量指数水平的不断升高则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对肥胖和超重等上游危险因素不够重视,特别是缺乏人群策略指导的全国性行动。这提醒我们。不应犯同样的错误。在抓住高血压这个重点的同时,不应忽略肥胖和血脂异常以及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的防治。
同时,这个现象也提示我们:由于目前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效力不同,高血压最容易控制,而肥胖最难控制。因此。从可行性上来说,仍然应该把高血压防治放在首位,同时加快对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研究,早日实现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健康管理》:发达国家在血压和血脂控制方面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武阳丰:不能。首先,虽然发达国家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防治有所进步,但尚不能算是成功。血压和血脂平均水平降低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直保持血压,血脂水平较低。第二种情况是,血压、血脂曾经增高,但服药治疗后降低,服药后血压或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比服药前明显下降,但是却始终高于血压和血脂一直较低者。因此,只有让血压、血脂一直不升高,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其次,还要考虑取得成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美国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率达到50%以上,这可能是其平均血压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美国目前的医疗开支已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难以为继。因此,美国学者指出,应该开展全民限盐运动,用药物降血压所花费的钱的1%即可取得相同效果。
我国作为尚在发展中的中低收入国家,切不能效仿美国的“成功”模式。我们必须开发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的防治手段和模式,才能做到防治行动长期、可持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百拇医药(胡慧颖)
《柳叶刀》杂志还专门配发了编者按,并同期发表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两位教授索尼娅,阿南德(Sonla SAnand)和萨利姆·优素福(salim Yusuf)撰写的评论。
这项研究有哪些主要发现?近三十年来全球三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如何?我国控制三大危险因素可从其他国家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所长武阳丰。
《健康管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为什么这项研究将重点放在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和血脂这三个因素上面?
, 百拇医药
武阳丰:心血管疾病的三大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超重和肥胖是更上游的危险因素,可能升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会增高糖尿病等其他环节的患病风险,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更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三者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来改变或者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改善。
因此,了解上述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势、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健康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年来三大危险因素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如何?
武阳丰:近三十年来,平均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在几乎所有国家中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收缩压水平无显著变化,在高收入国家人群中显著下降,在中等收入国家人群中基本持平,而在低收入国家人群中显著上升;平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除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有升高趋势外,世界其他地区普遍呈下降趋势。
, 百拇医药
《健康管理》:那么,我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武阳丰:虽然上述研究没有提供关于具体国家的数据,但据地域划分判断,我国处于东亚,属于文中分类的中低收入国家,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在上升。关于身体质量指数全球变化的文中明确提到。“中国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上升(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虽然除身体质量指数外,该研究对于我国的数据收集很不全面,但我国已有大量可靠的全国性调查资料,不参考该项研究资料,我们也能得出结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均显著升高,且目前仍在快速上升。
《健康管理》:从研究结果来看,在过去30年问,一方面,发达国家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一方面,身体质量指数水平却不断升高。一得一失,原因何在?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7又有哪些值得警惕的教训?
, http://www.100md.com
武阳丰:发达国家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控制得好,得益于他们多年来对这两个危险因素的高度重视,制定防治策略和规划,开展大量人群与高危策略并举的防治行动。身体质量指数水平的不断升高则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对肥胖和超重等上游危险因素不够重视,特别是缺乏人群策略指导的全国性行动。这提醒我们。不应犯同样的错误。在抓住高血压这个重点的同时,不应忽略肥胖和血脂异常以及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的防治。
同时,这个现象也提示我们:由于目前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效力不同,高血压最容易控制,而肥胖最难控制。因此。从可行性上来说,仍然应该把高血压防治放在首位,同时加快对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研究,早日实现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健康管理》:发达国家在血压和血脂控制方面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武阳丰:不能。首先,虽然发达国家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防治有所进步,但尚不能算是成功。血压和血脂平均水平降低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直保持血压,血脂水平较低。第二种情况是,血压、血脂曾经增高,但服药治疗后降低,服药后血压或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比服药前明显下降,但是却始终高于血压和血脂一直较低者。因此,只有让血压、血脂一直不升高,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其次,还要考虑取得成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美国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率达到50%以上,这可能是其平均血压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美国目前的医疗开支已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难以为继。因此,美国学者指出,应该开展全民限盐运动,用药物降血压所花费的钱的1%即可取得相同效果。
我国作为尚在发展中的中低收入国家,切不能效仿美国的“成功”模式。我们必须开发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的防治手段和模式,才能做到防治行动长期、可持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百拇医药(胡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