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杀手
前两天见到了一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同学,由于已经5年没见到他,所以刚见面时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整个人的身体比原来胖了一大圈。聊天的过程中,我有意了解了一下他的饮食情况,他说出国后自己的饮食结构和在国内明显不同,他本身就喜欢吃甜食,从他发现身体变化后,也开始坚持游泳等运动,但效果仍然不明显。所以十分苦恼。我给他的建议是:少吃多动。尤其是在选择零食的时候,尽量不要吃大量的甜食,因为爱吃甜食直接导致摄入过多能量,这是个大问题。
生活中的那些糖
葡萄糖、蔗糖、果糖等都是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糖,也是我们餐桌上食糖的来源。水果蔬菜中富含果糖,乳糖则是存在于牛奶中的天然糖类。甜甜的味道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正因如此。在饮食上我们很喜欢加点糖。例如,我们经常吃的砂糖,泡茶会用到的冰糖,以及调味用的绵白糖,还包括常被视为滋补品的红糖和蜂蜜。儿童零食中的水果糖、奶糖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糖类。
糖不是都带有甜味,带有甜味的也不都是糖,牛奶中有4%的乳糖,乳糖是基本没有甜味的;医用的甘油虽有甜味,但不是糖。而生活中最常见的无味糖是米饭中的淀粉。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膳食中要摄入糖呢?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离不开糖。
我国糖产业的发展史
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烹饪调味品之一,糖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先秦时,我国最早使用的糖是麦芽糖。麦芽糖,最初名“饴”。这种麦芽糖,据东汉刘熙《释名》记述是黏平乎的半流动体,颜色是黑乎乎的。古时多以麦芽或谷芽等同诸米熬煎而成,故称之为麦芽糖。大约到了汉代,麦芽糖在民间普遍熬制与使用。“糖”字,也第一次在《方言》中见到了。到了唐代,麦芽糖,又被称为胶牙糖。因为麦芽糖,食之黏牙而得名。麦芽糖,最初还是作为食糖而已,后来,民间则产生了用胶牙糖糊住灶神嘴的风俗,目的是用胶牙糖糊住灶神的口,不能或少在天神前说房主的坏话。后来又开始用于烹饪调味。
, 百拇医药
甘蔗制糖,在我国稍迟一点。大约在春秋时期,我国才开始种植甘蔗。三国时,蔗糖是名贵的贡品,流传于宫廷之中。北魏时已能制造结晶体蔗糖了。唐太宗时中原制造蔗糖的质量已超过印度、西域。唐宋时期。以糖为原料的糖果类产品也日益增多,占领市场。明清时期,制糖业又有了新发展。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制糖技术如压榨、煎熬与结晶等三方面多有进步。
总之,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烹饪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应吃多少精制糖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对食糖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人均食糖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欧盟的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且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人均食糖消费水平约为10.03kg/人,这一水平为全球平均水平(24kg/人)的42%,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12.75kg/人)。
但从营养角度来看,精制糖为人体供能不应超过全天摄入总能量的10%。所以建议每天精制糖的摄入量在25g以下,最多不要超过50g。如果你喝一瓶500ml的含糖饮料,糖的摄入量就一定超出了50g。除此以外。很多精制糖还潜伏在含奶甜品、乳制品(冰激凌、含糖酸奶)、糖果、蛋糕、饼干以及早餐谷物中。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建议大家养成在购买食品时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很多食品包装上都是以克为单位标注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换算,来判断其含糖量的多少,比方说一茶匙精制糖为4g,一块方糖4.5g。
过量吃糖等于慢性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只吃一点儿糖没什么关系,但是摄入大量的糖无异于慢性自杀。
1.造成龋齿
我们口腔中生存着很多细菌,如果经常大量摄入糖类食品,这些细菌就会把口腔中残留的糖类分解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对我们的牙齿造成侵蚀。很多儿童的龋齿就是因为爱吃甜食造成的。所以在吃完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避免发生龋齿。
2.导致肥胖
, 百拇医药
糖类食品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供能,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除了满足以上两部分需要以外,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人体和动物实验也显示,含有大量果糖的果葡糖浆可引起脂肪过量沉淀。除此以外。糖还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饥饿感的消失,促进我们进食。所以长期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肥胖。假如我们每天多吃5块糖,相当于要额外摄入将近100千卡热量,体重每周即可增长100g。
3.诱发高血压
美国对含糖饮料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甜饮料的几率高20%,每天喝两罐,则高50%。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和甜饮料的大量消费、糖的摄入量逐年递增有密切关系。营养学家调查发现,吃糖也许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导致糖尿病。
4.导致骨质疏松
, 百拇医药
糖类食品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和缺钙等营养问题。当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时,会发生尿糖现象。在糖分随尿排出的同时,水溶性的维生素B.以及血液中的钙离子也会过多排出体外。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B1尿排出量居然是正常人的16倍之多。而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就会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从而易导致摔倒引发骨折。而血液中钙离子的流失会引起骨骼中的钙不断地溶解到血液中,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5.易得肾结石
我们都知道,喝白开水可以防止肾结石,但如果在白开水中放入较多的糖。喝糖水。则会促进肾结石的发生。前面已经讲到,机体糖含量越高,就会导致糖分和钙等营养素随尿液流失。有研究表明,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2小时后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了。尿中的钙含量越高,他们和草酸相遇形成沉淀的几率就越大,进而也很容易得肾结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同时得肾结石和缺钙了。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如果饮食中摄入的糖过多,还会因为肥胖和糖尿病,带来痛风、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所以,糖对健康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怎样减少糖的摄入
减少糖的摄入要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1.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零食摄入。蔬菜、水果、牛奶、鸡蛋、面包、肉和鱼类等食物是低糖健康饮食的基础。
2.减少甜味剂的使用量。很多人可能认为不买包装食品和饮料就可以免于摄入添加糖。然而你仍可以在做饭与烘焙所需的甜味剂(比如蜂蜜、浓缩果汁和红糖)中发现添加糖的身影。
3.少吃精制糖。减少吃精制糖(如白糖、砂糖等),增加复合糖(如米饭、天然的蔬果)的摄入。一天食糖控制在50g内,对身体无负面的影响。
4.少喝含糖饮料。可乐、果汁的平均含糖量约为11%,喝下500ml的此类饮料,就是一下子摄入约55g糖。建议饮用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豆浆、牛奶、绿豆汤、自榨的鲜榨果汁。
5.喝速溶饮料时,建议>中调时加入比提示量多一倍的水,不仅可以减缓血糖变化,还能避免精制糖的过量摄入。
6.少吃含糖高的水果。很多人在夏天以水果代替正餐,以达到减肥目的。事实上,很多水果的含糖量往往在8%以上。如果食用过多不能完全被身体消耗,就会变成脂肪进入身体脂肪细胞,沉积后造成体重上升。
所以。健康饮食。适量摄取精制糖,才是健康的方法。, http://www.100md.com(王旭峰)
生活中的那些糖
葡萄糖、蔗糖、果糖等都是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糖,也是我们餐桌上食糖的来源。水果蔬菜中富含果糖,乳糖则是存在于牛奶中的天然糖类。甜甜的味道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正因如此。在饮食上我们很喜欢加点糖。例如,我们经常吃的砂糖,泡茶会用到的冰糖,以及调味用的绵白糖,还包括常被视为滋补品的红糖和蜂蜜。儿童零食中的水果糖、奶糖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糖类。
糖不是都带有甜味,带有甜味的也不都是糖,牛奶中有4%的乳糖,乳糖是基本没有甜味的;医用的甘油虽有甜味,但不是糖。而生活中最常见的无味糖是米饭中的淀粉。
, http://www.100md.com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膳食中要摄入糖呢?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所以我们离不开糖。
我国糖产业的发展史
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烹饪调味品之一,糖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先秦时,我国最早使用的糖是麦芽糖。麦芽糖,最初名“饴”。这种麦芽糖,据东汉刘熙《释名》记述是黏平乎的半流动体,颜色是黑乎乎的。古时多以麦芽或谷芽等同诸米熬煎而成,故称之为麦芽糖。大约到了汉代,麦芽糖在民间普遍熬制与使用。“糖”字,也第一次在《方言》中见到了。到了唐代,麦芽糖,又被称为胶牙糖。因为麦芽糖,食之黏牙而得名。麦芽糖,最初还是作为食糖而已,后来,民间则产生了用胶牙糖糊住灶神嘴的风俗,目的是用胶牙糖糊住灶神的口,不能或少在天神前说房主的坏话。后来又开始用于烹饪调味。
, 百拇医药
甘蔗制糖,在我国稍迟一点。大约在春秋时期,我国才开始种植甘蔗。三国时,蔗糖是名贵的贡品,流传于宫廷之中。北魏时已能制造结晶体蔗糖了。唐太宗时中原制造蔗糖的质量已超过印度、西域。唐宋时期。以糖为原料的糖果类产品也日益增多,占领市场。明清时期,制糖业又有了新发展。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制糖技术如压榨、煎熬与结晶等三方面多有进步。
总之,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烹饪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应吃多少精制糖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对食糖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人均食糖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欧盟的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且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人均食糖消费水平约为10.03kg/人,这一水平为全球平均水平(24kg/人)的42%,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12.75kg/人)。
但从营养角度来看,精制糖为人体供能不应超过全天摄入总能量的10%。所以建议每天精制糖的摄入量在25g以下,最多不要超过50g。如果你喝一瓶500ml的含糖饮料,糖的摄入量就一定超出了50g。除此以外。很多精制糖还潜伏在含奶甜品、乳制品(冰激凌、含糖酸奶)、糖果、蛋糕、饼干以及早餐谷物中。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建议大家养成在购买食品时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很多食品包装上都是以克为单位标注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换算,来判断其含糖量的多少,比方说一茶匙精制糖为4g,一块方糖4.5g。
过量吃糖等于慢性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只吃一点儿糖没什么关系,但是摄入大量的糖无异于慢性自杀。
1.造成龋齿
我们口腔中生存着很多细菌,如果经常大量摄入糖类食品,这些细菌就会把口腔中残留的糖类分解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对我们的牙齿造成侵蚀。很多儿童的龋齿就是因为爱吃甜食造成的。所以在吃完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避免发生龋齿。
2.导致肥胖
, 百拇医药
糖类食品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供能,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除了满足以上两部分需要以外,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人体和动物实验也显示,含有大量果糖的果葡糖浆可引起脂肪过量沉淀。除此以外。糖还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饥饿感的消失,促进我们进食。所以长期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肥胖。假如我们每天多吃5块糖,相当于要额外摄入将近100千卡热量,体重每周即可增长100g。
3.诱发高血压
美国对含糖饮料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甜饮料的几率高20%,每天喝两罐,则高50%。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和甜饮料的大量消费、糖的摄入量逐年递增有密切关系。营养学家调查发现,吃糖也许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导致糖尿病。
4.导致骨质疏松
, 百拇医药
糖类食品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和缺钙等营养问题。当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时,会发生尿糖现象。在糖分随尿排出的同时,水溶性的维生素B.以及血液中的钙离子也会过多排出体外。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B1尿排出量居然是正常人的16倍之多。而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就会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从而易导致摔倒引发骨折。而血液中钙离子的流失会引起骨骼中的钙不断地溶解到血液中,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5.易得肾结石
我们都知道,喝白开水可以防止肾结石,但如果在白开水中放入较多的糖。喝糖水。则会促进肾结石的发生。前面已经讲到,机体糖含量越高,就会导致糖分和钙等营养素随尿液流失。有研究表明,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2小时后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了。尿中的钙含量越高,他们和草酸相遇形成沉淀的几率就越大,进而也很容易得肾结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同时得肾结石和缺钙了。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如果饮食中摄入的糖过多,还会因为肥胖和糖尿病,带来痛风、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所以,糖对健康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怎样减少糖的摄入
减少糖的摄入要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1.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零食摄入。蔬菜、水果、牛奶、鸡蛋、面包、肉和鱼类等食物是低糖健康饮食的基础。
2.减少甜味剂的使用量。很多人可能认为不买包装食品和饮料就可以免于摄入添加糖。然而你仍可以在做饭与烘焙所需的甜味剂(比如蜂蜜、浓缩果汁和红糖)中发现添加糖的身影。
3.少吃精制糖。减少吃精制糖(如白糖、砂糖等),增加复合糖(如米饭、天然的蔬果)的摄入。一天食糖控制在50g内,对身体无负面的影响。
4.少喝含糖饮料。可乐、果汁的平均含糖量约为11%,喝下500ml的此类饮料,就是一下子摄入约55g糖。建议饮用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豆浆、牛奶、绿豆汤、自榨的鲜榨果汁。
5.喝速溶饮料时,建议>中调时加入比提示量多一倍的水,不仅可以减缓血糖变化,还能避免精制糖的过量摄入。
6.少吃含糖高的水果。很多人在夏天以水果代替正餐,以达到减肥目的。事实上,很多水果的含糖量往往在8%以上。如果食用过多不能完全被身体消耗,就会变成脂肪进入身体脂肪细胞,沉积后造成体重上升。
所以。健康饮食。适量摄取精制糖,才是健康的方法。, http://www.100md.com(王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