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是儿科常见疾病,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根据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可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类。
一、不同年龄的儿童,贫血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新生儿期(年龄小于28天)血红蛋白小于145 g/l 即为贫血。1~4 月(尤其2-3月)血红蛋白小于90 g/l才为贫血。4~6月 血红蛋白小于100 g/l为贫血。6月~6岁 血红蛋白小于110 g/l为贫血。6月~14岁(接近成人标准) 血红蛋白小于120 g/l为贫血。为什么在出生后2—3个月血红蛋白有明显的降低呢?
临床上我们把生后2—3个月时血红蛋白降至90g/L左右,称为“生理性贫血”。这是小儿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呈自限性,一般不需治疗,3个月以后贫血逐渐恢复。造成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①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②胎儿期的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③加之婴儿生长迅速,体重增长快,血容量增加很多,红细胞被稀释。
特别注意的是早产儿生理性贫血出现早而且较重,在生后3~6周时血红蛋白可下降至70~90g/L。如果血红蛋白下降至小于70g/L或合并其它疾病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