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36023
老有所“群”,银发的中国梦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健康管理》 2016年第4期
     “真是太感谢你了,让我们晚年获得了这么幸福的生活!”万科杭州随园嘉树的一对老年夫妻在入住生活后,真情地对管理人员说。

    “现在掀起了又一波销售高峰,老业主在这里生活感到非常满意,不断地介绍亲朋好友过来,交大的退休老人几乎都来过了,服务人员对老人比亲人还好,董事长更是天天来,听取老人们的意见。”上海金山颐和园的主创设计师管轶群自豪地对我说起那里的现状。

    随园嘉树和颐和园都是近年来中国社区养老新开业的案例。这种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养老方式,在中国终于生根发芽,从最初的抗拒、怀疑到现在的认可、热爱甚至推荐,中国老人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社区养老,简单的讲,就是将退休后的老人集中在一个社区中,提供针对老人的专项服务,进而令老人生活的更幸福、更安全、更长寿。

    确实,从海外的实践来看,社区中的老年人寿命会比社区外的老人更长寿,一种通常的说法能多活8到10年,在国内,我们的养老社区历史太短,无法得到验证的数据,但从养老社区的设计和服务理念来看,我们确实也能明白一二了。

    居家养老是目前国内外养老方式的主流,所谓的9073,90%~95%的老人都是在家中得到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从家政服务、上门护理、社区医疗乃至健康管理,基本涵盖了老年人的需求,居家服务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养老方式,加上有地方财力的补贴,成本也相对最低。而机构养老则是老人养老的“刚需”,当家庭无法再更好的抚养老人,往往会选择将老人送到附近的养老机构中,提供护理服务,因此,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一般平均年龄80多岁,处于半自理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的居多,子女每周甚至每天都需要去看望老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