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让骨质疏松症患者“活”起来
从刘老太太的小故事谈起
68岁的刘老太太,住在北京城里,平时没有规律性的体育活动。今年体检时发现,身高156cm,体重61kg,体质指数(BMI)24.7kg/m2,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BMD)示,腰椎T值为-2.5、股骨头T值为-2.1。
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特别叮嘱要注意避免跌倒,因为骨质疏松症的骨折风险远高于常人,同时还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骨质疏松症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骨折,即所谓的“脆性骨折”。有数据显示,60~70岁的女性中有1/3患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女性则有2/3患病,虽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要低于同年龄段的女性,但同样存在发生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致命性骨折风险。
目前我国主要以骨密度(BM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SD)属正常,降低1~2.5个SD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2.5个SD的为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然而值得重视的是,老人BMD值有时虽然在此水平上,但也可能会发生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高风险因素包括:老龄、绝经、母系家族史、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