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867408
国医大师石仰山:正一正中医的“骨”(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健康管理》2016年第7期
国医大师石仰山:正一正中医的“骨”
国医大师石仰山:正一正中医的“骨”

     近年来,打着中医旗号的“伪大师”层出不穷,混淆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更引发了不少误解。2014年底,国家权威部门向全国30位德艺双馨的中医名家授予了“国医大师”荣誉。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石仰山作为上海的唯一代表,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2015年,时年84岁高龄的石仰山接受了《解放周末》独家专访,这位致力于中医正骨疗法六十年的国医大师,在谈及中医于当下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时说,到了该给中医正一“正骨”的时候了。

    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石仰山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从医却不是他最初的志向。上高中时,石仰山热爱的是体育,若不是父亲竭力阻拦,恐怕他就奔着体育学院而去了。

    父亲反对的理由很直接:你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家族的医术要靠你来继承。

    石仰山要继承的家族医术,就是曾被誉为“江南伤科第一家”的石氏伤科,而他的父亲正是老上海家喻户晓的名医石筱山。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 石仰山

    石仰山至今记得,解放前父亲所开的诊所几乎每天都要接诊三四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特意从外地赶来,半夜就在门口排队的。

    正骨疗法是石氏伤科的绝技之一。那年,京剧大师盖叫天来沪演出,在表演一个翻滚动作时,突然“咔嚓”一声,腿骨折了。盖叫天强忍疼痛,应势做了个“金鸡独立”,观众丝毫没有察觉,一片喝彩声。但大幕落下时,盖叫天一头栽倒在地。

    戏才演到一半,这可怎么是好?赶紧请来石筱山。仔细触摸后,石筱山当即判断是胫骨骨折。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分钟里,他娴熟地完成了断骨整复、消减肿胀,并以小夹板暂时固定。效果可谓神奇,大幕再启时,盖叫天又精神抖擞地站在观众面前。

    “谁说中医治不了急病?”石仰山告诉记者,从他曾祖父那辈起,为急诊病人正骨疗伤的绝技就代代相传。

    石仰山的曾祖父石兰亭,曾是清朝末年威震江南的镖主,由于干武行的人时常伤筋动骨,石兰亭便将武术与医术相结合,积累了一套治疗跌打损伤的独特经验。1880年,石记镖局解散,石兰亭举家从无锡迁往上海,挂牌开设了一间诊所。就此,融传统武术正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体的石氏骨伤学派,开始了其130余年的绵延与传承。

    您从医已有60年了,作为新一届“国医大师”,您怎么看中医的发展现状?

    石仰山:不要叫我大师。我就是个医生,一个吃中医这碗饭快一辈子的医生。中医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心里很高兴,但也有些忧虑。石氏伤科肇始于石兰亭先生(左图)、石筱山先生(中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石幼山先生(右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

    中医发展中的哪些问题让您忧虑?

    石仰山:这几年打着“中医养生”旗号的伪大师一个接着一个,再加上一些商业广告的误导,让老百姓对中医产生了一些误解,比如,总把中医和养生联系在一起,以为中医就是用来养生的。

    《黄帝内经》上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现代人可以把它理解为“预防保健”,这三个字传递的是中医的一种理念、一种境界,但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另外,还有不少人只看到中医能调理一些慢性病,就把中医当成西医的一种辅助疗法。这些都是对中医的误解。

    现在遇到大病尤其是急病时,好像很少有人直接去找中医看病。

    石仰山:其实中医自古就发展出了十三个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科……几乎无病不治。对于现在的不少疑难杂症,中医也累积了不少治疗经验。

    许多人并非不相信中医能治病,而是要找到好中医、找对中医似乎很难。

    石仰山:确实如此,老百姓之所以对中医有这些误解和我们现在的中医队伍良莠不齐也有很大的关系,以致给人感觉中医“看不好也看不坏”,那只能用来养生、用来调理。要让老百姓真正相信中医,我们搞中医的人首先要自尊,要自信,更要下功夫,把病看好。

    只会用西医的方法诊断,开药时加上点中药,就是丢了中医的魂

    在没有X光机的年代里,骨伤科医生为患者治疗都靠“手法”,即用双手触摸患处,以判断骨伤的位置与程度。

    石仰山把石氏伤科的诊断手法称作“比摸”。“摸”,即对应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切”字;“比”,则是通过细细比对患处和正常部位的不同,做进一步分析判断。

    “比摸”之后,再靠医生的双手将骨折处复原并进行绑扎。通过多年实践,石仰山将祖传绝技概括为“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十二个字,这十二种手法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使用。石氏伤科肇始于石兰亭先生(左图)、石筱山先生(中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石幼山先生(右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

    四两拨千斤的神韵,是这些手法共有的。在没有麻醉技术的年代,整个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力求医书上所说的“患若知也骨已拢”。

    虽然早已自成体系且盛名远播,但石氏伤科从来不拒绝现代技术。上世纪50年代,石筱山就率先将X射线诊断引入中医伤科治疗中,使其与传统的“比摸”手法结合。但X光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手法已无用武之地。石仰山一直坚持,“比摸的传统不能丢”。 (陈俊珺)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