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温阳、养阴为消渴病三大基本治法*
天花粉,医家,1清热法,2温阳法,3养阴法,4总结
屈杰,温娜,杨景锋,李小会,陈丽名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712046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气血津液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1]。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该病主要以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为主,短期降糖效果明显,但对慢性并发症效果较差。中医认为,消渴病位主要涉及肺、胃、肾,其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治疗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大法,兼顾三消病证。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加之消渴病日久常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肺痨等病,治疗比较复杂[2]。目前,临床报道多局限于某一单纯治法或者方药,缺乏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消渴病治法产生的渊源以及发展。厘清其治法脉络,对于细化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很有指导价值[3]。消渴病治法的产生、发展、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学术争鸣和临床实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清热法
消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饮食辛辣炙煿动火之物、有多服升阳金石之剂,致使内热偏盛,胃肠燥实,消耗津液,出现消谷善饥、大便坚、小便数。诚如《金匮要略》所言:“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热邪日久,营卫壅滞,发为疮疡,消渴病最易出现内障、雀目、疮疡、淋浊等病。治疗遵循《黄帝内经》“热者寒之”为立法依据,火热偏盛者,苦寒折热;热壅毒盛者,清热解毒。
1.1 清热泻火生津法清热泻火生津治疗消渴病,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伤寒论》中使用石膏、知母、天花粉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使用清热泻火法治疗消渴的方法。《伤寒论》第170条曰:“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以及其他条文如第168条、第169条多次描述了外感邪气化热入里,津气两伤之消渴症的表现是“大渴”“口燥渴”“渴欲饮水”。白虎汤是清热泻火、益气养阴复方。方中石膏辛甘大寒、知母苦寒质润,既能泻火,又能养阴;甘草、粳米可以防止寒凉伤中。此外,《伤寒论》中的竹叶石膏汤也是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的代表方,也被后世广泛应用于消渴病的治疗中[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虎加人参汤具有解热、抗炎、降血糖的作用[5]。金元时期医家刘河间阐发《黄帝内经》消渴病脏腑传变之余绪,认为“燥热偏盛,热气怫郁,玄腑闭塞,荣卫清气,不能升降”是消渴病病机关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