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1年第4期
编号:63338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抑郁现状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17日 中医学报 2021年第4期
结果显示,病机,证候,1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抑郁之实践,2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抑郁之思考,3结语
     赵少英,许二平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8;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

    世卫组织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以及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3位,预测未来数年内将继续猛增,成人发病总数将超过5亿[1]。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我国患病人数逐年高速增长[2-4]。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5]。由于糖尿病临床治疗需要患者终生严格控制饮食及持续用药,很多患者会产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惧症等。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30% ~50%[6]。抑郁是糖尿病心理障碍最为典型和普遍的症状之一,Duan等[7]指出,在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30%左右患过抑郁症,国内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7.71%[8]。而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糖尿病会加重抑郁症,而抑郁又会影响患者的血糖[9],并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给糖尿病的临床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现代医学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抗抑郁药物由第一代苯己肼发展到第三代的氟西汀、舍曲林等,已普遍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但随着对抑郁症认识和治疗的不断深入,发现抗抑郁药物长期应用具有不良反应、药物依赖性、停药后复发及服药程序复杂等弊端,而糖尿病合并抑郁的西药治疗易导致体质量增加、糖代谢紊乱,加重病情,严重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治疗抑郁症有独特优势。中医学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证候、发病转归等,可将其归属于“郁证”“百合病”“脏躁”“不寐”等范畴。“郁证”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了比较系统的记载,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散见于古医籍“癫狂”“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留下了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越鞠丸、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温胆汤、六郁汤等众多经典名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