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1年第4期
编号:633393
宋立群治疗膜性肾病用药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0日 中医学报 2021年第4期
金樱子,覆盆子,芡实,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陈洪琳,宋立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膜性肾病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以及高凝状态,肾脏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部分患者可见“钉突”形成的肾小球疾病。膜性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之一。研究显示,膜性肾病的检出率约占全部肾活检样本的23.4%,成为仅次于IgA肾病的高发肾小球疾病[1]。其中有超过3/4的患者最终被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而只有不足1/4患者能找到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继发病因[2]。虽然膜性肾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可以在发病后的6个月内自行缓解,但是膜性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此外,膜性肾病的预后也并不理想。研究表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有30%~40%的患者会在发病后5~15年之间进入终末期肾脏病阶段,并最终依赖于肾脏替代治疗[3-5]。

    目前,西医关于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可分为保守治疗方案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前者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低肾小球内压,缓解肾小球内“三高”状态,以待膜性肾病的自行缓解。后者主要包括ponticelli方案(周期性糖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替代方案(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然而这些治疗方案都伴随着高昂的治疗费用和多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往往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肾脏病变。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得到完全或部分缓解,持续漏出的尿蛋白导致患者水肿、高凝状态与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膜性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中医文献中并无此病的直接记载。根据膜性肾病的发病特点和患者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入中医“水肿”“腰痛”“肾劳”或“肾风”等范畴[6]。宋立群教授综合分析膜性肾病的发病规律和患者的临床特点认为,膜性肾病可归入中医“水肿”病辨证论治。宋教授结合历代医家对“水肿”的理论认识和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膜性肾病的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患者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上,宋教授强调以益气涩精、补益脾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利水通络之法,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最终使患者脾肾得补,浊邪得利,水肿病逐渐向愈。

    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联合中医用药经验挖掘领域经典的Apriori算法,挖掘宋立群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探究宋教授对膜性肾病的理论以及其辨治膜性肾病的用药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