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1年第11期
编号:633049
从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论治疲劳*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17日 中医学报 2021年第11期
枢轴,水谷,中焦,1气机层面论述疲劳病机,2脾胃的生理功能,3脾胃气机升降与疲劳,4调畅气机治疲劳,5小结
     叶冠成,王嘉铖,苗瑞恒,王凤龙,曹麓垒,袁宇莲,赵歆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78;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4.黄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 245000

    疲劳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可作为症状出现在很多疾病中。当前将疲劳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其中生理性疲劳通过休息即可缓解,其症状较轻;病理性疲劳症状较重,通过休息不能恢复且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1]。本文所探讨的脾胃升降失调所致的疲劳为病理性。中医学对于疲劳有较为丰富的认识,就脏腑而言,疲劳的病位多责之于脾胃。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调畅一身的气血运行,气行则血行,因而气机的升降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故从脾胃的升降功能出发,对疲劳进行诊治符合中医理论基础,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1 气机层面论述疲劳病机

    中医学自古对于疲劳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描述该症状的古籍文献浩如烟海。疲劳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通过阅读古籍资料可知疲劳的相关描述与“懈怠”“懈惰”“倦怠”“神倦”“四肢劳倦”“四肢不举”“四肢不欲动”等相关症状较为接近[2]。从气机的层面加以总结阐述可知,中医对疲劳多从气虚、气郁、气逆和气陷论治。气虚是疲劳的重要病机之一,《脾胃论》曰:“少气,不足以息,倦怠无力,默默不语,寝不寐,食不知味,恶热,动则烦扰”,脾气不足,则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气血亦不能濡养全身,全身脏腑失于濡养,因而出现困倦乏力等疲劳症状。情志所致的气郁也是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金匮钩玄》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疲劳患者多情志不畅,情志不畅则气机不畅,气机郁而气血运行受阻,精气不能上荣以濡养头面,则可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脑力疲劳的表现。气机郁滞亦可阻滞气血和水液的运行,水湿不运,聚而化生痰湿,形成痰核、肿块等病理产物,有形之实邪阻滞脏腑经络,四肢部位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肢体活动不利、酸胀麻木、疼痛等躯体疲劳症状。气机郁阻于中焦,可化热化火,火热扰动心神,则出现失眠多梦等疲劳症状。疲劳亦可从气逆论治,气机逆乱,则气血运行受阻,如郁怒伤肝,导致肝阳过亢,肝气升发太过,气血上冲头面,犯及清窍,同样出现头晕、头痛等疲劳症状。逆乱之气可以影响相关脏腑,肝气上逆太过,可犯于脾胃,脾胃正常功能被亢盛之肝气影响,升降失常、健运失司,水谷不运,精微不得濡养全身,亦可见疲劳诸证[3]。气陷也可导致疲劳,中脏亏虚,清气无以升发,甚至气机下陷,气血无以上达头面,头面失于濡养,因而头晕目眩、气短乏力、面色萎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