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1年第11期
编号:633052
《伤寒论》第195条病机考*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17日 中医学报 2021年第11期
阳明病,胃气,1《伤寒论》“脉迟”考辨,2《伤寒论》第195条脾虚郁热病机,3阳明腹满辨证思路,4小结
     蒋里,张耀夫,简婕,王昀,南赫,庞博,赵进喜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07;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3.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0030;4.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宋本《伤寒论》第195条曰:“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传统上对于本条的释义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本条为阳明寒湿成疸,多从脉象推论,或重胃寒,如程郊倩于《伤寒论后条辨》曰:“阳明病脉迟,迟为寒,寒则不能宣行胃气,故非不能饱,特难用饱耳,饥时气尚流通,饱即填滞,以攻上焦不行,而有头眩证。曰谷瘅者,明非郁热也,欲人从脉上,悟出胃中冷来。”周扬俊也于《伤寒论三注》曰:“此条病原,始终只重脉迟二字,脉法曰,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又曰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所言脏者,脾也。病属阳明,是今之寒病。”或重寒湿,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曰:“迟为寒不化谷,故食难用饱。湿郁而蒸,气逆而不下行,故微烦头眩。”《医宗金鉴》曰:“中寒不能化谷,所以虽饥欲食,食难用饱,饱则烦闷,是健运失度也。清者阻于上升,故头眩;浊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难。食郁湿瘀,此欲作谷疸之征,非阳明热湿,腹满发黄者比。”刘渡舟[1]总结道:“这一条讲寒湿郁滞欲作谷疸的脉证及治疗禁忌。湿邪发黄有两种,一是湿热,二是湿寒。迟脉属于寒湿之脉,阳病而见太阴之脉,等于太阳病当脉浮,反见少阴脉之脉沉。”中医专业五版、七版、八版、九版及十版《伤寒论》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二版高等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参考丛书和熊曼琪教授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学》均将此条列入阳明变证之寒湿发黄条目。

    其二,认为本条为阳明胃虚,合并寒湿,如胡希恕[2]曰:“阳明病,脉迟主于有寒、有饮,胃虚有饮,当不能食,若多食饱胀,与水饮夹杂而停积,故心烦、目眩、小便难,称为谷疸。”较之寒湿更提出胃气不足。诸注家对病机理解细节或有差异,但寒湿成疸的观点基本存在共识。

    1 《伤寒论》“脉迟”考辨

    综合以上注家,认为寒湿成疸的原因有二:①“脉迟”提示病性属寒;②《伤寒论》第190条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参照此条“食难用饱”,概为阳明中寒。关于“脉迟属寒”的刻板印象,首见于《难经》。《难经·九难》曰:“迟者藏也。”又曰:“迟则为寒。”《崔氏脉诀》云:“迟脉主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承袭此说:“迟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