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失眠*
黄元御,中气,1“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内涵,2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模型的失眠分型,3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模型的失眠论治,4结语
赵冀校,李鹏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失眠[1]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小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失眠是亚健康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且发生率高,长时间失眠会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及工作、学习力不从心等,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与社会交往等。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治疗经验。据文献记载,失眠有“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病名。“不寐”见于《难经》,《外台秘要》中首次出现“失眠”这一称谓。历代医家对失眠均有深入的研究。《黄帝内经》中十三首方剂之一的半夏秫米汤就是为治疗失眠而立论设方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条文中亦多次论述“不得卧”的理法方药,开创了六经辨治失眠的先河。唐代医家孙思邈论治失眠多从虚烦、实热、虚冷三个方面进行遣方组药,创制温胆汤、人参丸等众多沿用至今的方剂。宋代许叔微认为:“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其认为情志因素是失眠主因,临床多从疏肝论治。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不寐》言:“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其强调阳盛阴衰、阴阳失调是失眠的基本原理。周仲瑛[3]认为,失眠多归因于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及病后体虚,终致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汇总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各医家普遍认同[4]失眠的病机为阴阳失交、心神失养;病位主要责之于心,累及肝胆脾胃肾;病性分虚实,实者因肝火痰瘀食积,虚者因心肝脾肾不足。综上所述,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到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众多方面。医者面对失眠的病因病机,临证之时不免有错综复杂之感。本文试梳理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并基于此理论阐述失眠辨治方法,冀求拓展临床论治思路。
1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内涵
1.1 土枢四象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5]阴阳变化篇中论述:“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即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诸多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四圣心源》中均提到“中气”一词。查阅文献可知,“中气”始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