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2年第6期
编号:632769
从脾胃论治小儿湿疮*
http://www.100md.com 2022年5月30日 中医学报 2022年第6期
消食,神曲,皮疹,1内外因兼夹,脾胃失和为关键病机,2固护脾胃之气,谨守标本同治原则,3病案举例,4结语
     全佳,赵丽丽,李经纬,张云璧,瞿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湿疮是一种以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超敏反应性皮肤病,包括西医的湿疹及特应性皮炎,因皮损总有湿烂、渗液、结痂而得名。根据其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1]。小儿湿疮在婴儿期有“奶癣”[2]“胎敛疮”[3]等不同名称。中医古代文献根据其皮损特点及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存在不同命名,泛发全身者称为“浸淫疮”[4];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月食疮”[5];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腘窝等部者称为“四弯风”[3]。小儿湿疮在临床中十分常见,2015年Dogruel等[6]报道全世界婴幼儿湿疹的发病率为12%~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对我国12座城市小儿皮肤病发病率调查显示,湿疹及特应性皮炎位居首位,占18.71%[7]。我国小儿湿疹的发病率为12%~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8-10],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患儿年幼缺乏自制力,治疗配合度较低等原因,常给患儿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同时给家长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在临床中寻找有效治疗小儿湿疮的方法十分重要。

    笔者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瞿幸教授学习,从脾胃论治小儿湿疮,积累了一定的临证经验。临床中治疗小儿湿疮在注重祛除风湿热等外邪的同时,更应注意固护脾胃之气,以这一治疗思想贯穿始终,疗效显著。现将从脾胃论治小儿湿疮的思路论述如下。

    1 内外因兼夹,脾胃失和为关键病机

    小儿湿疮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可以概括为:禀赋不耐,后天喂养调护不当,脾胃失和,外受风湿热邪侵袭,蕴于肌肤而发病[1]。《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提到湿疮的病机:“由湿热内搏,滞于肤腠,外为风乘,不得宣通[3]。”指出小儿湿疮常由多种内外因素兼夹为病。

    1.1 脾虚湿蕴为病之本《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11]。”《杂病源流犀烛》指出:“湿之为病,内外因固俱有之。其由内因者,则脾土所化之湿[12]。”小儿“脾常不足”[13],出自明代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是古代儿科医家对小儿脾胃特点的概括。一方面,脾喜燥恶湿,小儿脾常不足,脏腑未充,禀赋不耐,脾胃运化失职,中焦湿阻,复感风湿热等外邪,发于肌肤则成湿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