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靶点,通路,活性,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曹政华,刘寅,孙莉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1]。眩晕的发病率很高,美国成人头晕及平衡障碍的年患病人数超过3 300万,年患病率为14.8%[2]。中医药治疗眩晕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优势,尤其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其对β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由此引发的神经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具有调控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肌细胞和调节水液代谢的药理作用[3],但缺乏苓桂术甘汤全面的药理作用机制总结,导致对其治疗眩晕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苓桂术甘汤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多层次网络图,从苓桂术甘汤整体出发,探索其对眩晕病的有效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治疗眩晕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苓桂术甘汤相关靶点的筛选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https://old.tcmsp.com/tcmsp.php),对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的活性成分以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为标准进行筛选以获得活性化合物及其作用的蛋白质靶点,并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对整理的苓桂术甘汤有效活性成分所涉及的蛋白质靶点,统一通过蛋白质数据库(universal protein,UniProt)(www.uniprot.org)进行规范化命名,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靶点信息进行补充去重。
1.2 苓桂术甘汤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网络的构建根据得到的苓桂术甘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蛋白质预测靶点,采用Cytoscape_v3.7.2软件,构建苓桂术甘汤有效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
1.3 眩晕病相关靶点的筛选以“vertigo disease”“dizziness”“giddy”等与眩晕病相关的关键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www.genecards.org)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e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2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