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2年第12期
编号:632527
《太平圣惠方》对五轮学说的贡献*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15日 中医学报 2022年第12期
风轮,五脏,1初步形成轮-脏-部位的配属,2补充五轮的生理病理特点,3以五行观念丰富五轮学说内涵,4以五轮学说指导辨证和遣方用药,5小结
     张惠晶,徐江雁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依据脏象理论将眼部划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五轮以五脏为根源,反映五脏的外部征候,这种眼与脏腑相应的标本学说阐释了眼与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联系,历代眼科医家都将其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眼科的临床实践。五轮学说起源于《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五轮之名首见于晚唐时期的《刘皓眼论准的歌》,然其轮脏配属尚不完善,失之笼统和粗略;一般认为南宋杨士灜《仁斋直指方》论定五轮配属并沿用至今;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使五轮理论逐步与临床结合[1]。明清医家则不断将其补充、丰富和完善。然据笔者考证,早在《太平圣惠方》中五轮学说已初成体系。《太平圣惠方》[2]是宋代王怀隐等人花费 12年时间汇编而成的大型方书,系统总结了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该书眼科两卷中总结了宋代以前的眼科成就,医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纲目清晰,在理论和治疗方法及方剂方面又有一定程度上发展,尤其对五轮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成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对五轮学说的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初步形成轮-脏-部位的配属

    《太平圣惠方》上承《刘皓眼论准的歌》之说,《刘皓眼论准的歌》之书名最早见于南宋初叶郑樵所编的《通志》,据陈明举考证,其成书年代约在晚唐,该书首次记载了五轮之名[3]。五轮歌构架了五轮学说的理论雏形,但与后世沿用者不同。它把眼划分为五个部分,歌词云:“眼中赤翳血轮心,黑睛属肾水轮深,白睛属肺气轮应,肝应风轮位亦沉,总管肉轮脾脏应,两睑脾应病亦浸。”其轮脏对应关系分别为:血轮属心,应于眼中赤翳;水轮属肾,应于黑睛;气轮属肺,应于白睛;风轮属肝,部位不详;肉轮属脾,应于两睑。该书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眼科72证学说,促进中医眼科真正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其首先提出的五轮理论对后代医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