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2年第12期
编号:632549
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思路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15日 中医学报 2022年第12期
延髓,醒脑,通关,1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2“通关利窍”针刺法的机制分析,3“通关利窍”针刺法临床应用,4验案举隅,5结语
     王茸,许军峰,俞晓旸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0; 2.厦门思明南普陀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中风后吞咽障碍即卒中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状,其发病率占中风患者的51%~73%[1],根据病发部位与疑核的位置关系,分为真性、假性延髓性麻痹,但临床表现相似,以吞咽困难、饮食水呛咳、咀嚼不能、语言不利等为主。目前,临床报道及文献查阅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性高[2-5]。其中石学敏院士首创的“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收效甚佳,此法将“治神”思想贯穿始终,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治神的基础上,通关利窍,并将针刺穴位、针刺深度、行针手法、行针时间等一系列针刺操作进行量效标准化,在达到明显疗效的同时,更加便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石学敏院士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及其创立“通关利窍”针刺法的思路辨析,并附医案加以佐证。

    1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

    中风后吞咽障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真性延髓性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现代医学认为,真性延髓性麻痹是由于延髓疑核部位或核以下部位发生病变所致的,以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假性延髓性麻痹是由于延髓疑核以上部位即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的以对应吞咽相关肌肉功能不全甚至丧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真性、假性延髓性麻痹的部位不同,现代医学认为二者属于两种疾病,故治疗方法也不同,但仅限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疗法等,收效欠佳,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6]。中医学治病的基本观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对于真性、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患者,中医学认为只要两者基本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治疗方法。针刺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在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通关利窍”针刺法以其不良反应小、操作方法规范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石学敏院士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认为中风病由不同的病因诱发,临床表现却基本一致,故必定存在一个总的基本病机,通过大量文献及古籍的研读,石院士将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归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将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病机归为“窍闭神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