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3年第2期
编号:632458
“阴弱者,汗自出”新解*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5日 中医学报 2023年第2期
寸口,脉象,桂枝汤,1“阴弱”为尺脉弱,“阳浮而阴弱”并非浮缓脉,2“阴弱”提示里弱,3里弱为太阳中风汗出的主要原因,4阴弱为营阴虚弱,是汗出的结果,5结语
     刘全喜,李成卫

    1.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阴弱者,汗自出”出自《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为理解该条方证的关键。该句有多种解读,本科教材等通行的解读,多以阳浮阴弱即脉浮缓之互称,而“阴弱”为沉取脉弱,主营血不足;风性开泄,卫阳失固,营阴外泄,为汗出原因;汗出则营阴更伤,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笔者认为,“阴弱”为尺脉弱,“阳浮而阴弱”并非浮缓脉;“阴弱”提示里弱,里气虚弱尤其是心阳虚,为汗出的主导原因,而营阴虚弱仅为汗出的结果。

    1 “阴弱”为尺脉弱,“阳浮而阴弱”并非浮缓脉

    “阳浮而阴弱”为寸浮而尺弱,揭示太阳中风卫阳浮盛于表而营阴虚弱于里的状态,与脉浮缓同为该病典型脉象。

    1.1 “阴弱”为尺脉弱《伤寒论》第12条“阳浮而阴弱”为寸浮而尺弱。仲景脉法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以寸口脉法为主,三部九候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间有应用。寸口脉的诊法以浮中沉候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故其脉象可以分两种,一种为寸、关、尺三部脉总体的浮沉、滑数等状态,如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另一种诊法为寸口分为脉寸、关、尺三部脉分别描述,如《伤寒论》128条“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第129条“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第357条“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

    在寸关尺分部叙述中,寸脉为阳、关脉与尺脉为阴。《金匮要略》曰:“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胸痹之病……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其中,“寸口脉”乃指寸脉,“寸口脉沉而迟”对应“阳微”,“关上小紧数”则与“阴弦”对应,阴阳在诊脉部位为寸脉和关尺脉。再如第94条“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其中阴脉指尺脉,阳脉指寸脉。即:第12条“阳浮而阴弱”为寸脉浮尺脉弱,“阴弱”为尺脉弱。

    1.2 “阳浮而阴弱”不是脉浮缓现今通行的认识,有将“阳浮而阴弱”解为脉浮缓者[1]。此说不当。《伤寒论·辨脉法》对缓脉的定义为:“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缓脉的形状,为寸口脉浮大而软,尺中脉浮大而软,寸口脉与尺中脉相等。濡,即软,软与弱类似。即缓脉的寸尺二脉均“浮大而弱”,而非“阳浮而阴弱”、寸浮而尺弱。

    太阳中风的脉浮缓与寸浮而尺弱脉象符合仲景脉法“总分”的一般模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