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技术的针刺在中风病神经可塑性研究中的应用*
脑区,1中风病神经可塑性研究的常用磁共振成像模态,2基于fMRI的神经可塑性研究,3基于结构像的神经可塑性研究,4机遇与挑战,5结语
王丽平,王雅惠,王月,刘若一,邹忆怀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中风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我国卒中死亡率为149.49/10万,给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1-2]。神经可塑性被定义为神经系统通过重组其结构、功能或连接来改变其活动以响应内在或外在刺激的能力,有助于中风后的恢复[3]。一项Cochrane系统评价显示,针刺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针刺可有效降低中风复发的可能[4-5]。针刺通过周围性刺激所引发的中枢性效应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刺对于中风患者神经可塑性的探讨进入相对客观的可视化阶段。本研究以临床研究中常用磁共振成像模态为位点,着眼于针刺对中风患者在功能和结构不同层面的脑效应,以期发现、总结针刺在中风病神经可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1 中风病神经可塑性研究的常用磁共振成像模态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空间分辨率高、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有助于对目标组织形成客观的形态学认识,可设置不同的扫描方式、扫描参数,具有多种成像模态相结合的优势。在针刺对中风病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中,磁共振成像的常用成像模态主要有侧重于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侧重于结构的高分辨率T1结构像、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6]。其中,fMRI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绘制不同条件下大脑神经活动的时空分布图,以其高分辨率、无辐射性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人员首选的技术手段;高分辨T1结构像侧重于研究灰质形态学特征;DTI主要通过测量脑组织中水分子布朗运动的差异来评估白质微结构变化及纤维束的完整性。3种成像模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临床研究中相辅相成,发挥重要作用。
2 基于fMRI的神经可塑性研究
根据是否设计实验范式,可将fMRI分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和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前者指扫描期间无需被试执行任何任务,后者指扫描期间被试需要接受或执行研究者设计的任务。针刺与fMRI相结合的任务态常用实验范式有组块设计、单一组块设计、改良组块设计、非重复事件相关设计以及重复测量设计等[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