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学报》 > 2023年第2期
编号:632469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痰证常用药对*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5日 中医学报 2023年第2期
胆南星,川贝母,药理,1对痰证的认识,2对药对的认识,3治疗痰证常用药对,4讨论
     严亚锋,仝武宁,白海侠,周海哲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张学文教授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首批500名需要继承学术经验名老中医之一。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张教授从医70余载,在中医脑病、疑难病、中医急症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在诊治疾病时注重辨“痰、瘀、毒”,特别是对痰证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对痰证辨证准确,施治善用药对,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疗效确切。现将张教授辨治痰证常用药对经验总结如下。

    1 对痰证的认识

    痰证是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1]。痰既是疾病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形质可见;无形之痰,不见形质,只见征象。元代王履、朱震亨描述痰之为病,“有如无端弄鬼,病似邪鬼,导去滞痰,病乃可安”。由于无形之痰常随气而行,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处不到,难以觉察,因而临床许多疑病、奇病、怪病多责之于痰者。《类证治裁》曰:“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症多属痰[2]。”

    造成痰证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和脏腑失调等[2]。张教授集历代前贤之长,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针对痰证的性质和病位,提出了治痰十一法[2],包括活血化痰、清肺化痰、温肺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祛风化痰、行气化痰、化痰散结、涤痰开窍、涤痰清心和通络化痰。

    2 对药对的认识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也是组成复方的主干[3]。药对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临床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在临床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药物组合。药对的功效不是两个单味药功效的简单叠加,往往是药效的协同增效,药性的相互制约,不良反应的降低甚至消除。药对使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治疗痰证常用药对

    3.1 丹参配半夏,活血化痰丹参性微寒味苦,善活血祛瘀,通行血脉。《本草纲目》言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半夏性温味辛,尤善治寒痰、脏腑湿痰。《医学启源》云:“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26 字符